图:小米等虚拟移动通信营运商将向中移动等三大电讯公司租用网络
经过近五年的试点,内地终於迎来虚拟通信的商用年代。中国工信部宣布,正式向阿里巴巴、小米(01810)、京东等15家企业,发放虚拟移动通信营运牌照(MVNO)。市场人士认为,随着虚拟运营商业务由试点形式转为商用,既有助打破行业垄断,亦解决行业乱象。/大公报记者 李洁仪
15家获发放MVNO商用牌照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旗下云计算公司、京东集团旗下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小米科技,还有海航集团旗下海南海航信息技术、深圳民生通讯等。
助提速降费推动创新
相关MVNO企业将可从内地三大电讯巨头中移动(00941)、联通(00762)及中电信(00762)承包部分通讯网络使用权,重新包装成自家品牌来销售服务,即所谓的移动转售。
工信部早在2013年底及2014年初,先後向两批合共19家民营企业,颁发虚拟运营商牌照,作为试点。多年来,共有42家企业、分5批获得MVNO牌照,目前,市场上以“170”、“171”开头的手机号码是属於虚拟运营商的号码。
工信部认为,中国的虚拟运营有助促进提速降费,推动电信行业的创新。不过,虚拟运营仍有一定的痛点,是存在实名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出现例如诈骗电话,难免造成违规。
今年五月正式转为商用
市场人士批评,打开移动转售政策的大门,原意是发挥民营企业的资本灵活性,为沉闷的电信行业引入创新元素,尤其是在三大电信运营商屡见不鲜的价格战中,透过虚拟运营商带来一条新的出路。
从商业营运角度,虚拟运营商也不会做蚀本生意,难免透过打价格战来争取客户,令“创新”的原意不再。亦有虚拟运营商选择以补贴形式投石问路,先测试市场反应,一旦未能带来直接收益,只好选择退出市场。
最後,工信部决定在2018年5月1日起,把虚拟运营商业务由试点形式,转为正式商用,解决行业乱象。市场认为,虚拟运营商用的成效如何,仍有待时间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