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个家是需要加入爱的
砌出爱
玩法:有三张角色卡,分别为建筑师、工程师和供应商,由家长和小朋友分别选择要担任的角色。建筑师主要负责听取指令建立“家”,而工程师和供应商则发出指令,并给予LEGO,最后让双方把“爱心”放到“家”裏,因为爱是要一家人手牵手一起放落去的。
遊戏治疗师余宝贞介绍,这是一个源自英国剑桥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的活动简化版,并说:“小朋友平日好少有等待、忍耐和分享、轮流去玩的机会,我们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你要训练小朋友的专注和忍耐,学识分享等,首先要给他们一些角色,家裏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角色。”
谈到好多小朋友会选择做建筑师,余宝贞表示,每几个步骤之后就要交换角色,这也是让小朋友明白在学校与同辈相处的一些社交方法。她说:“这个遊戏其实在家中都可以进行,首先由家长做三个名牌,要大家都同意角色以及要转换角色的规则。如果遇到小朋友发脾气就先停止遊戏,说:‘家并不是这样,家是要共同建立的。’”
在遊戏中,小朋友更可以透过参与结构性积木遊戏训练手眼协调,学习分享,培养耐性和专注力。家长也可以启发小朋友的合作性,让他们明白规则、分享的重要性。
日期:8月24、25、31日及9月1日
时间:14:00至14:45
画出爱
玩法:小朋友和家长分别在面谱上贴上心中对方的面貌,通过遊戏,让小朋友认清自己的情绪,以及让家长反思自己在子女心中的形象、自己的管教模式等。
人有不同的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甚至更多。余宝贞透露:“小朋友和家长一起玩,平时他们很少会知道父母的情绪。我们会用一套豆袋,问‘妈咪的样子是怎样的呢?’如果你经常发脾气,小朋友可能会选发脾气的样子,家长看到后,就会知道要改变一下,不要经常生气。开始时,我们会说:‘请你黏上妈咪最常见的样子出来。’反过来家长也要黏上小朋友的样子。”
日期:8月25日及9月1日
时间:14:00至14:45
印出爱
玩法:大人和小朋友将手印在预备好的泥胶盒上,再由双方将饰物放在其上装饰。每放一个饰物时,家长可以让小朋友说说开心的事,这样既可回忆往事,又可以让小朋友认识正负面的情绪和感觉。
小朋友还没完全了解什麼是情绪,有时候可能说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却以为是开心事。余宝贞表示,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向小朋友解释有关情绪的事,并说:“有时候家长发怒,但看到这个作品时,就会放下藤条。我们希望透过这个方法,祝福每一个家庭。”
日期:8月24日及31日
时间:14:00至14:45
备註:工作坊报名详情可留意LCX或乐信儿童慈善遊戏治疗中心Facebook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