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数据显示,上月末中国外汇储备报3.1072万亿元(美元,下同),较前值增长35亿元或0.1%,且较年初上升345亿元或1.1%,而在7月末,该数据曾按月降逾155亿元。外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指出,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外汇储备规模有所上升。她并指,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但中国经济空间大、动力强、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加之全面改革开放的继续推动等,都将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大公报记者 倪巍晨
交银金研中心资深研究员刘健坦言,上月欧美债券收益率大幅下挫,债券价格呈现升势,初步判断,债券估值对外汇储备约产生100亿元的正向作用;同期,欧元小幅贬值、日圆有所升值,汇率因素对外汇储备带来约20亿元的负面影响,“估值因素是近期影响外汇储备月度数据波动的主因”。
人币短期还看贸易因素
中金公司资深经济学家易峘对上月外汇储备环比上涨并不感到意外,“8月以来美国长端国债收益率下挫约50个基点,同期美元指数走弱约0.9%,上述因素都可能对中国外汇储备的估值水平构成推升作用。”
中银国际资深经济学家叶丙南亦认为,上月外汇储备环比略增符预期。储备变动主要反映储备资产价格的波动,美元走弱会增加储备水平,美债利率下跌则将增加市价法计量的债券组合价值。他直言,目前人民币已较市场化,央行极少进行干预,这使近两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水平趋於稳定。
跨境资金流动方面,陶金说,7月外商直接投资数据环比减少较多,但同比仍稳定增长;资本市场层面,对外开放度逐渐加深,MSCI等全球指数纳入中国股票等资产的比重及进一步提升,这使外资流入增加,“总体而言,中国外汇资本流动平稳。”
数据显示,受美国进一步升级贸易摩擦预期等影响,8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跌穿7关口,并呈现贬值走势。交银金研中心资深研究员刘健分析,短期内“贸易摩擦”仍是主导人民币的主要因素,当前人民币已基本反映了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预期,加之监管部门明确“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预计跨境资金流动状况将维持平稳。
王春英补充说,今年以来面对複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运行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稳定性、韧性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受此支撑,中国的国际收支保持总体平衡。
展望未来,苏宁金研院研究员陶金指出,短期看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在中国持续加大开放过程中,或影响中国的贸易和资本流动,并使外汇储备、汇率产生波动。长期看,外汇储备和汇率等均取决於中国自身的经济及贸易基本面,当前全球对中国经济依然看好,这是最重要的基础。
外储本月料续小幅波动
叶丙南明言,儘管当前跨境资金有一些周期性的流出压力,但金融市场开放等结构性因素将起到一定的对冲作用,“所以总体压力仍然可控,且年内中国外汇储备料将小幅波动,并保持基本平稳。”
易峘认为,人民币的短期贬值虽可能给市场带来一些震动,但汇率浮动的加大却将给中国的货币政策带来更高的“独立性”,这有利於中国外汇储备水平的保持稳定。从汇率改革长远角度看,人民币不再固守某个点位,进而成为货币政策调节,以及应对基本面变化的有效工具。
刘健指出,估值因素仍是当前影响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因素,预计本月债券对外汇储备的正向贡献或有所减弱,中国外汇储备或继续趋於稳定,资本流动状况亦会总体平稳,“8月央行口径外汇佔款,有望继续维持上下小幅波动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