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AI公司的风光与无奈/大公报记者 李灵修

2019-09-08 04:23: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鉴於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近期新经济企业赴港IPO意欲明显降低,原计劃下半年挂牌的阿里巴巴也暂缓步伐,港股只能看着A股科创板独领风骚。好在上月底有内地CV(计算机视觉)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递交招股书,迅速被外界炒作为香港AI第一股。然而,本周旷视科技却爆出负面新闻,该公司对外展示一项AI辅助教学应用,通过智能摄像头监控课堂环境,识别与记录学生举手、听讲、睡觉、玩手机等行为。有网友评价称,这完全是《1984》场景的神还原。

  面对网络一边倒的口诛笔伐,旷视科技急忙发布声明,称公司在教育领域的产品还未落地,目前仅是技术概念演示。但这一解释太过苍白,完全迴避了有关AI技术与个人隐私的衝突问题,难让公众“收货”。

  旷视科技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以视觉算法起家的AI公司。根据招股书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四轮融资,估值已高达113.92亿美元。要知道,商汤科技刚公布出的估值也只有70亿美元。

  人工智能概念被热炒始於2016年3月,横空出世的AlphaGo战胜李世石,AI公司备受资金追捧。但三年多以来,AI技术商业化始终不及预期,与其水涨船高的估值水平无法匹配。

  以CV细分领域为例,初始阶段To B(面向公司)业务发展较快,包括智能手机的面部识别,以及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笔者曾与一间本港AI公司员工聊天得知,前几年内地在线直播行业爆发,不少平台受到主播涉黄的困扰,CV公司遂利用AI技术开发“网络鉴黄”产品,算是较为成功的落地应用。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趋於饱和,自动驾驶遭遇技术瓶颈,直播扫黄需求降低,CV公司只能转向开发To G(面向政府)业务揾食,主要是为政府部门提供AI安防服务,但该领域早有华为、海康威视等行业巨头深耕,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也因此,旷视科技此次将校园场景作为突破口,也是在业绩压力下的无奈之举。眼下内地看重校园信息化建设,地方政府与学校都有常备资金投入,市场前景相当可观。当然,课堂监控是否必要,就另当别论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