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近代状元实业家”系列四之二黄思永/中国近代改革实践家──黄思永

2019-09-15 04:23: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黄思永行书八言联:“金相玉质,在人为宝;龙翰凤翼,斯乃国珍。”

  继帝国主义连续对我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继侵略我国,清政府内部发起“洋务运动”,希望“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一八九四年开始的“甲午战争”,近代化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失败。年轻的光绪帝痛下决心,决定向敌人学习,一八九八年展开“变法维新”,但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势力发动政变,变法百日夭折,清廷关闭了自救的最后一扇窗口,从此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展开反清运动。一九○○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朝完全进入风雨飘摇状态。“西狩”途中的慈禧太后再颁诏革新,显然为时已晚。在此前后到一九一二年民国建立,这一二十年“空窗期”,在列强疯狂瓜分中国利益之下,中国人不能任凭宰割而无所作为,尤其是失去土地、失去家园的京畿各地流民,不能任凭他们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精英,发起了各行各业的救国运动,其中突出的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正如宋代状元文天祥说的:“时穷节乃见”。晚清状元们,既是民族精英,又深受清朝“国恩”,无论从人性良知还是政治伦理出发,挺身而出、力撑危局,是他们应有的正义之举。曹鸿勳、黄思永、张謇以及陆润庠,以实际行动支持“新政”,努力“实业救国”。

  姜舜源  文、图

  黄思永(一八四二至一九一四年),字慎之,号亦瓢,本籍安徽徽州,寄籍江苏江宁。光绪六年(一八八○年)状元,四月二十五日,光绪帝“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三人,黄思永为翰林院修撰”(《清德宗景皇帝实录》)。期间十九年(一八九三年)山西发生特大旱灾,清廷组织各地筹款银十万两,并在天津採买大米一万石,分批设法运赴山西重灾区丰镇等处,决定派员协赈,李鸿章奏请派修撰黄思永、编修李士珍两位书生带队运赴灾区,分投赈济。(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卷七六)黄思永等廉洁幹练,出色完成任务,光绪帝批示礼部“从优议叙”,后历任军机章京、右春坊右中允(翰林性质官员)等职,加三品衔,更加激励了他尽忠报国。

  首倡国债 纾解国难

  甲午战争后,清廷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赔偿军费二亿两白银,赔款在三年内分八次付清,否则要另付五厘年息。这笔赔款相当於清廷两年的全部税收,国库已不堪重负。因此交付第四期赔款后,清廷指示百官“筹劃开源之计,以偿付赔款”。黄思永上书提出,仿照外国政府发行国债股票之法,以田赋、盐税为担保,募集白银一亿两,年息也是五厘,希望商贾富户为国分忧。因为借款关乎国家自立自强,所以黄思永建议定名为“自强股票”;后改名“昭信股票”,以昭政府信用。《(民国)川沙县志》也提到:“光绪二十一年,以中日之役,国帑大绌,侍讲学士黄思永,奏准仿外国公债法,发行昭信股票。”

  黄思永的建议开了政府向民间融资这一近代金融国债的先河。国债应由银行在金融市场运作。但户部执行时,却交地方官吏办理,变成强行摊派,搞得民间怨声载道。各省推销后共得一千数百万元。“本邑节经苏省大吏劄饬劝购,而应者寥寥。”(《(民国)川沙县志》)黄思永甚至被参劾“专谋磨豆腐小贩之利”。

  心向革新 实业报国

  “戊戌变法”期间,黄思永支持变法图强,特别是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九天前的七月二十七日,他上光绪帝“奏筹款试办速成学堂摺”,称“大学堂事属创举,开办不易”,其中“小学堂收效尚缓”,提出“请自行筹款,设立速成学堂,以期收效”。光绪帝览奏批示:“用意殊属可嘉,著即准如所请,筹款试办,以为之倡,果有成效,再行扩充,并当予以奖励,著俟开办后察看情形,随时具奏。”(《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四二五)变法夭折,新政成果只有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开办不停,黄思永“请自行筹款,设立速成学堂”的建议发挥了很大作用。

  “八国联军”侵犯北京并强迫中国“庚子赔款”之后,他建言多开通商口岸、修建铁路、开採矿藏,均获嘉纳,如所奏办理。他也相继晋升侍读、侍读学士,入直上书房,充日讲起居注官、国子监祭酒(太学校长)。到二十八年(一九○二年),之前开始的国债发行失败,他被革去官职。但一心许国,矢志不渝。为解救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北京出现的难民潮,他自筹资本创建民族企业“北京工艺局”(又称“北京工艺商局”);为捍卫国家烟税利益,在天津创建“北洋官商烟草公司”,并在北京创建“爱国纸烟厂”。

  在风雨飘摇的清王朝黄昏岁月,民族工业的命运可想而知。发行国债因官员们因循保守和自私自利夭折了;两个烟厂在列强围剿下倒闭了。在他身上我们又一次看到,楚国末年三闾大夫屈原“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忍不拔精神。他振兴民族工艺的努力,没有白费心血:明清宫廷御用景泰蓝、雕漆工艺从此流入民间,如今已成为北京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元出身的他本来会“教子读经”,但他却教长子黄中慧学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送子赴美留学,成为他兴办实业的得力助手。

  黄思永办实业的能力,很快受到社会肯定。二十九年(一九○三年),清政府设商部,尚书载振聘黄思永、张謇为头等顾问,时称“商部实业两状元”。二人起草并颁布了诸多奖励新办铁路、矿务公司及商会的规章,以扶持民族工商业发展。三十年(一九○四年)三月,清廷“以创办工艺局颇著成效,复已革三品衔翰林院侍读学士黄思永原官原衔”;至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五月,商部以“创办工艺局,提倡改良,不遗余力”,进一步呈准清廷赏加翰林院侍读学士黄思永二品顶戴。只不过改革已经不能起清朝痼疾沉疴,一九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清朝统治完全结束。

  创工艺商局 冀收养流民

  八国联军发动对华战争,造成京畿居民流离失所,已被革去翰林院侍读学士之职的黄思永与长子黄中慧,倡议在南城琉璃厂创建北京工艺商局,以收养流民,并教授各种工艺,既赈济贫民又振兴实业。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商务史料》反映:北京工艺商局,已革三品衔翰林院侍读学士黄思永创办,共集股银十万元,三十年八月十四日註册给照。该厂不受官府补助,纯为私立,设如下各科:景泰蓝科、羊绒毯科、木器科、织布科、雕刻科、铜铁科、电器科、染工科、洋胰科、化学各器科、画工科。此十一科,目前有工人三百余人,製造十余种工艺品,其中景泰蓝最为出色,有职工七十余人,雕刻科有工徒十名。

  有研究表明,该厂管事十二名,下有技术工头十二名以教徒弟。局内还设有英文学堂及夜学馆,教徒弟各种技能。工、徒均住局、厂内。匠人月薪十至三十元;徒弟能製作者,工薪每月三至十元。徒弟以三年为期毕业,对贫者发给衣服。三年期满,对艺术有长进者发给奖金。局内设产品陈列处,售卖所製产品,在上海、天津等地委讬销售,还参加各国博览会展销。

  北京雕漆始於唐,兴於宋元,盛於明清,其工艺繁複、原料成本高昂,非常人所能享用。其生产核心在於工匠掌握的手工艺,皇家把能工巧匠集於宫廷,也垄断了技术,明清宫廷雕漆在漆器工艺上登峰造极。黄思永创办的北京工艺商局,把晚清流落民间的能工巧匠集结起来,实行“前店后厂”式製造、销售一条龙经营,以师傅带徒弟方式传承延续。既给他们解决了生计,又保存了这门绝技。

  景泰蓝更列为首科,他们的作品极之精美,一件价值数百上千元,有的甚至五千银元,足以“夸示四方”,两次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奖。

  开办烟厂 捍卫国税

  烟酒至今仍是利润极高的商品,因而是主要税源。《农学报》一九○三年二二八期载文称:“中国纸烟盛行,利源外溢者岁不下数万金,若不筹抵制,烟销日广,隐患日深。”“纸烟为近来极大漏者,非设厂自製别无抵制之策。”晚清大量捲烟输入中国,外国资本同时压迫中国本土捲烟工业。《捷报》一九○九年刊文呼籲:“建议农工商部应成立中国烟草公司并设置督办。”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二十八年(一九○二年),中国第一家官、商合办民族捲烟企业││“北洋官商烟草公司”,在北洋管辖的天津新农镇正式成立,并有营田局官地试种烟草。该馆《清末商务史料》反映:“北洋烟草公司创办人黄璟等,官股二万两、商股四万五千两,三十年九月十九日註册给照。”黄璟是直隶农务营田等局派出的总办,商家就是黄思永。成立之前,他们对国内市场、日本等国外纸烟行业进行过充分调研。

  到一九○四年十月给商部报告称:“现有机器二具,每月可出烟六十箱,改良烟味,各处争购,日不暇给,而尤畅销於烟台、营口、锦州等处。”“若再添机器十具,每月出烟三百箱,则华产多销一分,洋货即少销一分。”当时推出“龙球”牌,烟味胜过“品海”、“孔雀”等品牌,又正值品海、孔雀涨价,“龙球”畅销一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创办北洋烟草公司史料》)

  二十九年(一九○三年)三月发生了一件极具戏剧色彩的故事。一九○○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前夕,带上光绪帝仓皇出逃的慈禧太后,此时从西安回京,两宫驻跸保定,直隶总督将“北洋官商烟草公司”产品进呈御用,慈禧太后“传旨嘉奖,特赏福字,并赏各局员江绸大小卷,学生双龙银牌。又於三十年十月万寿(慈禧太后生日)贡献,特赏寿字、三镶如意、大卷宁绸二疋,洵异数也。成效昭著,机会极佳,为自来立公司者所罕见。”(《创办北洋烟草公司史料》)这也算清廷支持鼓励民族工商业发展吧。

  公司经营成功,一九○五年,北洋集团又与黄思永所开北京工艺商局合办“北京爱国纸烟厂”,筹资以做更多慈善事业。

  丧失国家主权的晚清,帝国主义列强岂能对中国本土捲烟业发展壮大坐视不理?四年之后,中国民族捲烟企业“北洋官商烟草公司”,无力抗争西方列强操纵的英美烟草公司欺凌,最终倒闭。只有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复兴,民族工商业才能真正获得发展。黄思永他们对此一定是刻骨铭心。

  (作者为中国历史文化学者、北京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