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王骏:捉紧湾区机遇 吸纳人才拓宽市场\大公报记者 李洁仪

2019-10-02 04:23: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基因港生物科技创始人兼总裁王骏\大公报记者 林少权摄

  中文大学兼职教授、基因港生物科技创始人兼总裁王骏,从解决问题的科学家,转型成为改造世界的企业家,角色转变的难度比他想像中要大。他认为,香港既有好的科技水平,亦应捉紧大湾区带来的机遇。

  王骏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科学家往往是通过社会上的金钱,来探索自然的奥妙,企业家更多是要把科学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把可行的科学原理变成产品,并交付社会,“是为科学家‘买单’的”。

  “做科学家是要歪打正招,哪怕是A到B或是C,只要是新知识便行了。”王骏指出,企业家还要顾及员工、产品受众、社会责任、股东等,要负责任的範围更广,难度要比做科学家的想像中更大,道路要更曲折。

  “4个i”助科技转为生产力

  从另一角度而言,王骏认为,科学家能够创造出好的IP来,企业家则可以把IP转化成IPO,同时把科学英文Science中的“S”,变成“$”。

  王骏在2004年创办基因港,他认为,从科技转化成生产力有4个关键因素,即“4个 i”,首先要有Information(资讯),明白对手的情况,知己知彼。其次是要Innovation(创新),要能与时俱进才能生存,还有Incentive(激励),要对员工有合理的激励机制,最后是Investment(投资),有资金支持。

  大湾区助港企“跳出去”

  作为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评审委员会之一的王骏,认为香港的科技水平甚高,惟欠缺本地培育的工程师人才。

  “香港政府近几年在亡羊补牢,还是来得及的。”王骏指出,港府过去强调科研的方向是正确的,持续投入资源鼓励初创公司的建立,可是有科技却苦无好的产品。他形容,是巧妇难为无米炊,不过大湾区的庞大市场为香港提供机遇。

  王骏认为,只要大湾区在技术、人才、市场、渠道能帮得上忙,港企可藉而跳出去发展,港府亦应把握时机把内地企业拉进来,例如来自广东、湖南、山东等企业,以实现合作共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