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港交通航运湾区机遇\两地“单一窗口”盼加快对接 共拓区域平台

2019-10-02 04:23: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业界期望,可建立湾区统一的资料统计机制

  发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大势所趋,而香港“单一窗口”预计最快2023年末季开始实施。香港恒生大学全球供应链政策研究所主任黄惠虹期望,香港的“单一窗口”可加快与大湾区城市及内地其他省市的“单一窗口”对接。国家海关总署代表听取意见后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立两地交流工作机制,二是在香港“单一窗口”建设中,同时启动与内地“单一窗口”系统对接的相关标準规範工作。\大公报记者 林静文北京报道

  为维持香港作为贸易及物流枢纽的竞争力,港府正在发展贸易单一窗口,以提供一站式电子平台,让业界向政府提交进出口贸易文件。有关平台可为业界节省时间和成本,随时以电子方式经该中央资讯科技平台向政府提交贸易文件,而无需逐一联繫不同政府部门。贸易商亦可透过“单一窗口”平台,随时查阅处理其申请和所提交资料的状况。

  助加快区内讯息传达互换

  香港的主要贸易夥伴,包括内地、美国、日本及新加坡,都已或正在发展“单一窗口”,而第二大货物贸易夥伴东盟的10个成员国,更以2025年达成所有成员国的“单一窗口”连接成为东盟“单一窗口”为长远目标。黄惠虹指出,若香港“单一窗口”可与内地“单一窗口”连接,继而与东盟国家的“单一窗口”串连,发展区域平台,料有助加快区内讯息的传达及互换,还可促进贸易物流发展。

  有见“单一窗口”已在大湾区内9个城市陆续推行,惟香港“单一窗口”最快五年后才落实。黄惠虹提出,为促进香港作为转口港的角色,加快推动两地“单一窗口”的对接。

  海关总署代表回应指,支持香港“单一窗口”的建设,同时支持香港与内地“单一窗口”的互联互通。她提出,一是双方可建立交流工作机制,包括细节的沟通及建设经验的借鉴等方面;二是香港在建设“单一窗口”的过程中,可与内地“单一窗口”系统对接,使得建成后能尽快与内地实现互联互通。

  根据有关规定,内地“单一窗口”是依讬中央和地方两级平台建设,前者负责统筹规劃,后者则可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地方“单一窗口”的建设工作。海关总署代表建议,香港可与地方性平台企业对接,以开展有关工作。

  早前,珠海电子口岸公司与香港物流和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开发了“香港─珠海贸易便利电子平台”,便是两地“单一窗口”连接的案例之一。

  据介绍,香港贸易“单一窗口”会分三阶段推出,去年底推出的首阶段,将从现时涵盖5类贸易文件逐步拓展至13类,主要是提供电子服务,让业界自愿使用贸易“单一窗口”提交贸易文件;第二阶段将涵盖另外28类贸易文件;第三阶段将涵盖所有货物均需要或将需要提交的贸易文件。第二和第三阶段预计最早於2022年和2023年推出。

  海关:湾区贸易统一正推进

  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黄惠虹还建议,可建立一套统一的资料统计方式和机制。海关总署代表谈及,有关大湾区内贸易统一的工作正在推进当中,强调湾区内的合作基础良好。此外,粤港澳三方较早前已就大湾区对外贸易联合统计工作举行工作会议,并制定形成了试行方案,确定了对外贸易的统计方式、交换数据的内容以及研究制定了大湾区贸易统计的测算方法。

  海关总署代表透露,有关基础数据的调取工作已经完成,未来会在三方同意的情况下,联合对外公布大湾区贸易统计数据。

  此外,香港业界代表还就大湾区内的资讯流通、供应链竞争力、建立资料中心等方面与各部委沟通,各部委代表纷纷认同,在大湾区发展创新科技大有可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