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中国古车系列四之一\轩辕黄帝作车 神御造父考驾

2019-10-13 04:23: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中国古代车发明早、发展快,车辆结构严密科学,早在三千多年前商代(前一六○○至前一○四六年),就採用科学化、人性化的“轭靷式繫驾法”,为至今马车所沿用;而西方马车使用将颈带直接拴在马脖子上“颈带式繫驾法”,常常使马喘不上气,直到公元后才逐步改变。严密成熟的驾驶理论,因车产生的“舆教”,《周易》、《诗经》、《楚辞》等关於车的哲学思想与大量文学作品,历代完整系统的“舆服制度”,代表着中国古代舆服文化成就。秦始皇以“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作为统一全国政策措施;宋朝则明令颁布“木车制度”,实行全国车辆标準化生产。都反映车在古代社会特别重要的地位。“人文历史”自本期起推出我国丰富多彩的古车故事。\姜舜源 文、图

  关於中国古代车的起源,现有两种看法:传统的一直是本土起源;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由西方传进中国。其实单从中、西(古埃及、古希腊、西亚)古车在整体结构、性能、繫驾法等多方面巨大差别,足见二者是南辕北辙。二十世纪初德国学者弗罗贝纽斯《非洲文化史》说:“文化是从自然条件中诞生的,地理环境相同的地方会产生相同的文化。”中、西车辆的出现大抵如此,未必一定是谁学了谁。而对中国古车谁发明的不同认识,则是把近代的科学发明,与上古文明演进等量齐观了。上古人类从洪荒、蒙昧时代零起步,一个人、一群人、一代人,根本完不成一种发明;近代科学发明是在人类数千年文明积累基础上展开,才常常会出现某个人突变式的发明。

  “黄帝作车,奚仲加马”

  中国古代车的发明,在距今五六千年前黄帝时代。汉末刘熙《释名》、宋李昉《太平御览》等称:“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如前所述,我国古代很多科技、文化始於黄帝时代,并非黄帝本人科技、文化样样精通,而是黄帝时代发明车,所以称其为“轩辕氏”。轩是车厢和蓬幕,辕是车辕,二者合起来代表车辆。古车的核心技术是车轮,就像近代机械核心技术是蒸汽机。汉初《淮南子》集合先秦文献,指出车轮是以“仿生学”原理发明:“见窽木(空心木头)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见鸟迹,而知著书──以类取之(仿生)。”(《淮南子.说山训》)根据飞蓬随风旋转滚动,激发了製作车轮的灵感。

  《尚书.甘誓》记载夏初禹之子启征伐有扈氏,已经大规模使用马拉战车。誓师时训诫车战部队:如果“左不攻於左,右不攻於右,御非其马之正”,都是“汝不恭命”即不执行命令,回来就将其押到社稷坛正法。而考古上,在距今三千六百年前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三期,夏代(约前二○七○至前一六○○)的地面上,曾发现双轮车车辙辗过的痕迹,说明那时已有基本成熟的车辆。其后的今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约前一三○○至前一○四六年),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陆续出土有多处殉葬的车马遗迹。

  三国谯周《古史考》)归纳道:“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加马。”黄帝时代发明车辆,用以负重达至远方,减轻人类负担;黄帝之子少昊时代,人们继续给自己减负,开始驾牛拉车;夏启的父亲大禹时代,禹的“车正”奚仲开始驾马拉车。现代考古发现与古文献记载相辅相成。至秦汉(前二二一至公元二二○年),中国人基本完成古车的科技进步。秦始皇陵出土的两套铜车马,是科学而有美感的中华古车。

  殷商豪车 孔子心仪

  孔夫子年轻时也是性情中人。东汉《东观汉记.车服志》引述孔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路,服周之冕。”第一句是政治理想,说希望生活在夏代,因为尧舜禹三代之时,“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大同书》)。第二句是“追车族”术语,希望乘坐殷朝的车子。路,又作辂,豪车。殷商车辆豪华、舒适阔气。第三句相当於服装界术语,说穿戴周朝的冠服,就是后世所说“汉官威仪”。

  古代车辆主体都是木质的,所以上世纪三十年代殷墟发掘所见古车,一经暴露即灰飞烟灭,当时及后来出土保留下来主要是铜製的车马器。新中国考古发掘保护技术取得突破,先后在安阳小屯殷墟中心及其附近地带大司空村、孝民屯南地、白家坟西地、郭家莊西南、刘家莊北地、梅园莊东南,发掘出车马坑,剥剔、清理、保护出数十辆殷商时代的车辆,人们於是得见殷商甲骨文时代豪车风采。

  二○○四年安阳钢铁厂出土的一座商代车马坑,葬有五辆豪华实用车、十具马骨,是安阳殷墟发现葬车最多的车马坑,已迁移殷墟博物苑展出。这正是孔夫子心仪的“殷之路”。

  轭靷繫驾 爱惜生灵

  原来它既设计科学,技术含量高,又装修工艺考究。当时的乘用车一般是两轮、一轴、一舆(车厢)、单辕、一衡,车舆(车厢)是横向较宽、纵深较短的长方形,与现在的马车不一样。用材以木为主,但车轴两端穿过车毂(车轮中心构件)之外,用来辖制车毂不让其脱落的“辖”,就有铜的或玉石的,既坚固耐磨损,又美观、富丽。舆的前轸(前车框)与辕交接处等构件结合部,包镶铜部件,加强结构的强度。车辕前端、尾端等突出部位,也加装铜套、铜铺等,以保护构件末梢。铜套、铜铺上也纹饰精美,甚至鎏金、戗金,从车前、车后,四面八方看上去金光闪闪。

  既追求观瞻效果,更要乘坐舒适。车厢底部是四根轸木,上面设立立柱十几、二十支,再组装横木栏杆,构成完整的舆。车厢底板、栏杆再漆上红漆,画上彩绘。直到一九三六年在小屯宫殿区发掘时,鲜红的红漆还清清楚楚。车厢红漆底板上再铺上茵席,与今天轿车裏铺毛毯差不多。

  繫驾方法是衡量古车技术的标志,略似如今汽车排气量。出土车马坑现场图片清晰可见,辕的前端是车衡,衡的两侧是轭(套夹),衡下躺着两匹马的遗骨,说明轭是斜叉於马肩胛之前的颈部,轭连结现在民间所称绳索“套”来拉车,其承力点落在马的肩胛两侧。如此繫驾法,马既与车紧密联繫,使马力的使用率达到最高、损耗降至最低;马又有适当的活动空间,尤其是不被套索卡住脖子喘不上气。这样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尽量爱惜生灵。安阳大司空村殷商车马坑出土青铜轭套在马颈上,轭肢高五十五点七、宽五点七厘米,当初应该是外裹软垫类物品以保护马颈。

  “造父”考驾 与今无异

  周穆王姬满(前九七六至前九二二年在位)特别喜欢车马,“六骏”、“八骏”等名堂均出自他。他还将小马驹赏给近臣。国博藏“盠”青铜驹尊,就是“盠”按照获赏马驹製作的一件酒具。穆王的御者“造父”,是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车手。按《史记.赵世家》,造父驾八骏马载穆王西巡狩,会见西王母,回程忽闻东南徐偃王反。於是“日驰千里马”,神兵天降至江苏徐州平叛。周代一里约合今四百米,日行四百公里完全可能。清代八百里快递就是四百公里。

  先秦《列子.汤问》:“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观吾趣(趣,即趋,趋走,疾行)。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造父曰:‘唯命所从。’泰豆乃立木为途,仅可容足;计步而置,履之而行。趣走往还,无跌失也。造父学之,三日尽其巧。泰豆叹曰:‘子何其敏也?得之捷乎!凡所御者,亦如此也。囊汝之行,得之於足,应之於心。推於御也,齐辑乎辔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臆之中,而执节乎掌握之间。内得於中心,而外合於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得之於衔,应之於辔;得之於辔,应之於手;得之於手,应之於心。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閒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迴旋进退,莫不中节。然后舆轮之外,可使无余辙;马蹄之外,可使无余地。未尝觉山谷之险,原隰之夷,视之一也。吾术穷矣。汝其识之!’”

  驾驶境界 得心应手

  与古代许多学艺故事差不多,造父一心向学,经受住考验,最后师父授以绝艺,造父出於蓝而胜於蓝。泰豆、造父驾车妙谛主要有:

  一是驾驶技术理论化、教学规範化,从基本功训练开始。“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出《礼记.学记》。金属是坚硬的,但在铁匠(良冶)手裏像麵团,和皮匠揉弄软绵绵的皮子没什麼区别。所以优秀铁匠教孩子打铁,是先让他学做皮衣。同样道理,弓箭是坚锐的,但弓匠(良弓)加工它时,也柔软的像柳条。所以优秀弓匠教孩子做弓,就先让他学编簸箕。从基本功训练开始,泰豆让造父学习他跑路。在规定的路线裏,跑得像他一样来去自如、遊刃有余,就可以驾车了。这同如今驾校先学基础理论,在练车场学习、试驾,考试及格了才能上路。

  二是“泰豆乃立木为途,仅可容足;计步而置,履之而行。趣走往还,无跌失也。”立木杆形成曲折狭窄的通道,在仅可容身的通道裏疾行如飞而不撞到木杆,这跟现在考驾照没有什麼区别。

  三是“得之於衔(马嚼子),应之於辔(繮绳);得之於辔,应之於手;得之於手,应之於心。”现在驾车熟练程度是得心应手,汽车机械成为人类肢体的延伸。在古人看来也是如此。一个司机临危不惧、沉着应变,是大智慧的表现,已经超越“手艺”层次,而“技进於道”。

  四是在此基础上,达到“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閒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六匹马驾车)所投无差;迴旋进退,莫不中节。然后舆轮之外,可使无余辙;马蹄之外,可使无余地。未尝觉山谷之险,原隰(平地)之夷,视之一也。”人与车物我一体,驾驶得心应手;就算是闭着眼开车,也能驾轻就熟;无论在崎岖小路上,还是在一马平川上,感觉没什麼区别。这是一位神车手驾车的最高境界。像战国《孙子兵法》可以指导现代战争,造父、泰豆之学,对今日驾艺也不无裨益。

  (作者为中国历史文化学者、北京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