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参与“带路”建设 湾区资源分享 布局全球产业链\高迎欣:港可三方面深化与内地合作

2019-10-14 04:23: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高迎欣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内地借力香港、同时成就香港”的40年

  中银香港(02388)是本港主要商业银行集团之一,自中国银行於1917年在香港建立第一家分行,中银集团在港服务逾百年,见证了中国建国70年以来,香港与内地经济不断融合的过程和变迁。面对複杂多变的环境,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高迎欣表示,更积极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机遇,以及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调整相关行业布局,是本港应对未来挑战的可行措施。

  [大公报记者]\黄裕庆

  1978年,中国踏上对外改革开放的道路,为内地经济注入强大增长动力,时至今日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高迎欣接受访问时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内地借力香港、同时成就香港”的40年。一方面,香港凭藉其独特地位,在内地改革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重大贡献;另方面,香港亦得以成功转型,由工业化经济过渡成为亚太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专业服务中心,“可谓互利共赢,相得益彰”。

  见证内地与港经济融合

  过往40年期间,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可分成两个阶段。前20年为第一阶段,香港发挥独特优势,带动本地製造业向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转移,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后20年是第二阶段,主要是借助CEPA和自由行,让内地向香港开放服务市场。高迎欣表示,这两个阶段“都见证了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成功合作”。

  以金融业为例,他说自回归以来,香港金融业的发展也更为迅速。截至2017年,香港以当时价格计算的增加值为港币4844亿元,比2000年增长两倍,佔GDP比重从12.8%大幅提升至19.0%,超过贸易业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对香港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5%,主要得益於“不断扩大和深化的两地金融合作”。与此同时,自2004年开展人民币业务以来,香港人民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上述发展,都巩固和提升了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使香港成为仅次於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港“软实力”助内企壮大

  总结过往的发展经验,高迎欣认为香港不仅在投融资、贸易等方面对内地改革开放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法律监管、营商规则、公司治理、市场规则等“软实力”建设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使数以万计的内地企业,尤其是来港发展的四千家中资企业,通过香港融入世界,学习先进市场规则和管理经验,在参与全球竞争中发展壮大。

  香港是细小的开放型经济体,极易受外围因素影响。当前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还未有最终解决,香港随时受到波及。高迎欣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将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模式提高至另一个层次。

  其中一个可行应对措施,是香港“要更积极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迎欣解释,作为国际服务枢纽,香港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和地缘优势。香港要继续发挥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融资中心、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等功能优势,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为更多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和配套专业服务,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者和参与者。

  “一带一路”促中小企外闯

  “牢牢把握大湾区带来的宏大机遇”,是第二个应对策略。他说,通过有序分工、互惠互利实现资源分享和错位发展,在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宜遊的优质生活圈过程中,香港也要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发挥湾区内各城市创新和产业协同效应,在研发、资金、测试到生产全过程展开合作,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香港也有机会发展成为国际科创平台。

  最后,高迎欣建议香港可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调整相关行业布局。他认为香港业界在与内地企业“併船出海”的同时,可以加快拓展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通过成立香港工业园区等形式,带动更多的中小企业走出去,“从东盟入手构筑全球範畴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提高香港规避贸易衝突的能力,降低贸易战的负面影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