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巧手夺天工 巴蜀工艺获新生

2019-11-06 04:23: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双龙七凤冠按清代《万国来朝图》中乾隆后妃所戴凤冠设计製作而成,耗时5000工时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正在成都举行。作为本次非遗节的专题联展之一,正在成都博物馆展出的“巧手夺天工──传统工艺的现代新生”展览,汇集了十六位非遗传承人、十位青年艺术家,通过十六个门类的近百件精美作品,让传统碰撞时尚,使非遗於代代传承中焕发新生。\大公报记者 向芸 文、图

  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工艺,门类众多、分布广泛,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工艺从精挑细选的原料到纯熟精湛的技艺,以及独具特色的风格,每一个环节都传递和保存着历史信息、地域特征和民族情感,以极致的“天工之美”连接着历史与未来。

  羌彝技艺 民族风采

  本次展览共展出六十余项传统工艺作品和三十多件现代设计创作的作品,包括蜀繡、蜀锦、银花丝、瓷胎竹编、成都漆艺“五朵金花”,以及藏族金属锻造技艺、彝族银饰製作技艺、羌族刺繡、泸州分水油纸伞等非遗项目的大师级作品。

  展览中,羌繡“金瓜万福图”彩色繡片和羌繡“二十一团花”都是从地震或泥石流废墟中抢救出来的繡品,背后的故事格外让人感动。羌繡多以粗布、棉线缀成黑底白纹,再繡以各种图案,颜色对比强烈、构图严谨、组织匀整,极富装饰性与实用性。值得一提的是,羌繡在繡製过程中既不打样、也不劃线,繡娘们全凭娴熟的技巧,信手挑繡成具有民族风格、绚丽多彩的图案。

  丝缕之间 锦繡官城

  和羌繡一样,织锦与刺繡也是中国传统织繡文化裏的两大瑰宝。在展厅中,精美的蜀繡《探春》和《西遊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据载,蜀繡是随着蜀地丝织业的发达而发展起来的,两晋时刺繡品已成为蜀地特产,隋唐后达到高峰,与苏繡、湘繡、粤繡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繡”。其中,蜀繡《探春》是由蜀繡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邬学强繡製的双面繡。一隻孔雀栖於花树上,形态翩跹、颜色协调,多种针法让整个孔雀显得栩栩如生,甚至羽毛上色彩斑斓的眼状斑都泛着七彩的光芒。

  而蜀繡《西遊记》则由原成都蜀繡研究所针法研究小组製作,由一百多个不同形状的花纹组成。据介绍,该作品使用了六十七种蜀繡传统针法,每种针法的用线粗细、排列疏密、施针力度都贴切準确,已成为蜀繡研究所在针法运用、研究、教学和质检时的一个参照标準。

  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胡光俊从事蜀锦织造技艺工作已经五十年。他表示,蜀锦织造工艺繁杂,共有十多个工种,五十、六十道工序,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一件蜀锦产品的。“从小样设计到上机织造,一般需要七、八个人,耗时更是少至数月、多至数年。”

  “蜀锦绸面上有平纹、斜纹、缎纹三种变化组织,採用重经、重纬、重组织的传统生产技艺,在自然光线下,不同方位会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胡光俊在导赏时表示,一般的丝织物是先将布匹织好再在布匹上或染或繡出纹样,而蜀锦需在织造的过程中一次性将颜色丰富的图案完成,一位熟练的织工一天也仅仅能完成几厘米,因此有“寸锦寸金”的说法。

  雕镌扣器 百伎千工

  作为典籍之外的一种活态文化,传统工艺是由人来创造、传播、发扬的。如成都漆器就在成都漆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宋西平和女儿的传承中,得到了延续。

  成都漆器历史久远,可追溯至商周时期。汉代时,官府在成都设有漆器工厂,是全国漆器製作中心之一,其生产规模庞大且分布甚广,扬雄曾用“雕镌扣器,百伎千工”来描绘当时的盛况。

  一九七二年,宋西平进入成都漆器厂,师承成都漆艺大师陈春和,却因为对生漆过敏严重而转做装饰,主攻雕刻,并学会了成都漆艺特有的“三雕一刻”──雕漆隐花、雕花填彩、雕锡丝光和雕漆针刻。

  此次展览中,宋西平製作的黑底雕锡丝光凤纹宝盝盒、雕漆隐花云气纹漆钫、百花堆漆大攒盒,集中呈现了“三雕一刻”的独特技艺。

  “这组雕漆隐花云气纹漆钫採用了成都漆器最传统、最典型的雕漆隐花髹饰技法,有一百多道工序,花了五年多才完成。”宋西平告诉大公报记者,整套胎体髹漆数遍后,进行云纹纹样雕刻,在雕刻好的纹样裏填金脚漆贴金银箔,待金脚漆乾后,髹涂透明漆数遍,再经数遍研磨推光直至漆面光亮、无凹凸感且漆面透水。

  因为始终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宋西平的女儿、“八○后”张丹辞去稳定工作,随着母亲学习漆艺。张丹从小耳濡目染,虽然起步晚,但却进步快,已继承了母亲的工作室。

  和张丹一样,“八十后”左书侨也在花丝镶嵌这项传统技艺上不断追梦。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传统宫廷手工技艺,主要用於皇家饰品的製作。

  据记载,花丝镶嵌工艺起源於春秋战国金银错工艺,在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尤以编织、堆垒技法见长。对宝石的大量运用和宝石镶嵌工艺的完善,是明代花丝镶嵌首饰对中国传统首饰的最重要贡献,改变了传统首饰重纹饰轻宝石的传统;而清代宝石资源逐渐枯竭后,则採用点翠和烧蓝来达到金碧辉煌的效果。

  如今,花丝镶嵌工艺只留存於北京、成都两地,且尤以北京的花丝镶嵌工艺最为齐全。作为渝派花丝镶嵌第一传承人,左书侨也是目前内地唯一一个能独立製作完整凤冠的匠人。

  本次展览展出的“双龙七凤冠”,按清代《万国来朝图》中乾隆后妃所戴凤冠设计製作而成,凤冠顶端两条行龙腾云之上对戏火珠,下至七条金凤口衔珍珠流苏,运用了垒丝、錾刻、嵌宝、缉珠等几十种传统手工製作技艺,耗时五千工时。

  锻造鎏金 蜀器柴烧

  而展览中的藏族金属锻造技艺、彝族银饰製作技艺等,则体现了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起源较早,与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紧密联繫,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其製作工艺一般可分为铸造、锻造、錾花和鎏金四个主要步骤,通过以龙、狮子、老虎等祥瑞动物为主纹,以蔓草纹、莲花纹等为辅纹,构建成不同的主题性内涵,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此次展出的“密集金刚”由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金属锻造技艺传承人董察日多锻造,以西藏布达拉宫馆藏的八瓣莲花密集金刚曼荼罗为原型。导赏员表示,匠人需把金与银混合融化后涂在铜器上,将表面烧烤固着,再加以打磨。这样製作而成的鎏金工艺品即使经过数十年,依旧璀璨光亮不会褪色。

  而彝族则是我国最早冶炼和铸造银器的民族之一,彝族银饰製作形成了铸炼、吹烧、锻打、编结、雕镂、镶嵌等一整套工艺流程。导赏员说,每套彝族银饰都没有模版,全靠银匠的记忆来製作完成。彝族人以佩戴金银为时尚,姑娘们十四、十五岁时便已请匠人打造自己的婚嫁饰品。

  同时,此次展览还展出了成都银花丝製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成玉的代表作“梅兰竹菊大六方花瓶”,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的铜雕作品“境心相容”,风格独特、各有千秋的“四川三大年画”──绵竹年画、梁平年画、夹江年画等,让观众目不暇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中,几乎每一项传统工艺展品都有相应的现代设计作品与之呼应。比如既还原古老柴烧技术,更融入现代手法的独特“蜀器新柴烧”;源於南宋画家马远的《水图》,以纸浆雕刻出水的种种姿态设计作品《十二水图》;融会中西思维、曾走进伦敦时装周的服装“唐仕纤裳.春江花月夜”;採用传统竹编技术,以天体仪为灵感的竹编提灯“如星”……一项项古老的传统工艺在艺术家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肖飞舸表示,展览从準备到开幕耗时两年,希望把传统工艺放在现代审美的语境中,通过艺术化的表达,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感。“以非遗项目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不断为现代设计提供养分的同时,也通过现代艺术的表达,展示出蓬勃生命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