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数读能源/地热能崛起 五万亿在路上

2019-12-02 04:27: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南有江浙沪包邮,北有供暖季。天寒地冻,空调、电暖气、地暖、煤炉一应俱上!只是供暖季带来的空气污染无法避免。在我们既要“健康”,又要“能源”时,地热便是出路。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预测,地热产业如果进一步规模化发展,“十三五”期间,或将直接拉动投资4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并带动地热全产业链总投资突破1万亿元;至2035年,将带动地热全产业链总投资高达5万亿元。

  三大核心产业受益

  华泰证券报告指出,地热开发利用的三大核心产业:地热勘察、钻完井、供热系统设备。其中,钻完井业务弹性最大,有望充分受益地热产业发展。而该三大核心环节组成的供热系统投资规模各约佔三分之一。

  2017年,中石化宣布大力推广地热及“雄县模式”,包括有望规劃约1亿平方米规模的新增地热供暖覆盖,根据该证券调研,以雄县为代表的华北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总投资单价(包含勘探、钻井、供暖系统等)约为每平方米400元(人民币,下同)至700元,料雄安新区地热总投资有望达到500亿元以上。此外,中石化还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地热+”清洁供暖规劃,下一步还将深入推进地热+多种清洁能源集成发展。

  年利用量等於减排1.7亿吨二氧化碳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指出,在环境效益方面,地热能将对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治理产生重要意义。预计到“十三五”末,地热能年利用量替代化石能源7000万吨标煤,约佔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46%,佔非化石能源比重9.7%,相当於减排二氧化碳1.7亿吨。

  在社会效益方面,将带动地质勘查、建筑、水利等上下游产业全面发展,促进就业容量不断增加,“十三五”期间可提供近80万个就业岗位;加速相关高端装备国产化进程,助力实现“中国製造2025”;促进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