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物业售价较香港为低,不过,买入后每年要支付不少税项。物业放租,所得租金也须交税。
以日本为例,买入物业后,每年要交固定资产税(约为政府估价的1.4%至2.1%),以及都市计劃税(最高为政府估价的0.3%),有些税项与香港的差饷及地租相似。另外,出售亦须交税,如果5年内出售须交利润所得的30%,如持有第6年出售,仍须交15%税。出租方面,则按所得租金淨收益的多少,抽取最多40%的税项。
海外买楼选代理 最好港有据点
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的物业放租,租金收入也要交税,其中马来西亚收取租金淨收益26%。新加坡以个人所得税计算,扣除免税额后,应课税中抽取最多20%。以上国家的个人所得税,也较香港的物业税15%为高,同时香港不设资产增值税。
除注意当地税负以及出售限制外,中原地产项目部中国及海外物业营业董事许大卫表示,投资者到海外买楼时,最好也是选择有品牌的公司,最起码投资的地产项目有问题时,都有代理跟进,亦避免到柬埔寨等国家买楼,因风险较高。
世纪21中华物业董事杨官华建议,买日本楼最好选择在日本及香港都有分公司的代理,而分公司代理最好是地舖而不是写字楼。他提醒,一些存心不良的公司,出售物业时可能会加大物业的价钱,不只赚佣金,更会赚取夸大的楼价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