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债券市场是全球第二大的债券市场。作为市场发展及成熟的重要一步,该市场现已开始对国外投资者开放。这将为投资者带来重大的机遇。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在进行重大转型,致使经济增长率有所放缓。虽然这引起了部分投资者的忧虑,但债券市场将可以在更温和的经济增长轨迹中受惠。
为何中国经济转型能为债券带来支持?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多年来一直是最备受关注的指标之一。在2000年代中期,中国连续多年录得10%以上的增长。此增长率之高一方面令人瞩目,另一方面是缺乏可持续性。此后,中国的经济以均速放缓。
虽然经济放缓通常不是投资者乐於看见的事,但对於债券市场投资者来说,这可能是好事,尤以缺乏通胀的环境下更甚。经济放缓往往会迫使央行放宽货币政策,这通常会是透过减息的方案进行。随着利率降低,债券价格(特别是政府债券的价格)将会上升。
对中国债券投资者有多重要?
中国当局致力透过增加财政开支,以及减息放宽货币政策的手段,从而抑制经济疲弱。这些措施将为债券投资者带来支持。
就中线投资而言,我们预期中国经济增长将会靠稳,但增长率将较过往为低,现今阶段更有可能会因为经济正在转型而有所放缓,这是当局积极遏止的事。因此,我们预期短期内不会启动明显的紧缩周期。这将为中国债券市场提供稳固的基础。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怎样的结构转型?
我们发现预期增长率放缓背后有几项因素:
① 经济重心调整: 中国正在重新构建国内经济增长模式,从製造业及出口主导转向国内消费及服务主导。随着资源由成熟产业转向新兴产业,这些重大转变或会导致短期至中期经济增长放缓。
② 债务去槓杆化:自2009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部门大举增加债务。最近,中国持续实施政策,迫使他们减少债务及停止增加开支。因此,经济增长的一大贡献因素已受到限制。
③ 人口结构(长期因素):中国因为人口所佔的优势正逐渐消退。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内的劳动力是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的强大因素。然而,劳动人口正在日渐老化,加上现时的出生率过低,无法跟上步伐填补退休劳动人口的空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显示,经通胀调整的利率在人口结构较弱的国家通常会下降;该项因素将对债券价格有利(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7年4月)。
④ 科技(长期因素):科技的快速发展预期亦会影响经济增长。虽然科技能够提高经济生产力,但同时亦会减少对劳动人口的需求。若机器能够以较低成本执行任务,工人便无从要求加薪,甚至有可能出现缩减员工的情况,从而导致工资滞胀,以及一连串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不利影响。
中国债券市场的背景
在中国发行及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境内债券市场是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
过去10年间,该市场已变得更欢迎国外投资者。事实上,中国境内债券已从2019年4月起分阶段纳入彭博巴克莱环球综合指数。其后,摩根大通宣布将逐步把中国政府债券纳入其环球主权债券及新兴市场本地货币债券指数。我们预期另一主要债券指数供应商富时亦将於短期至中期内跟进。其中,进入中国政府债券市场的资金流截至2019年9月已超过2280亿美元。
另一方面,中国债券市场亦具备多元化的特性,为投资者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及回报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债券市场并不是受政府债券主导,这一点与大部分已发展经济体系不同。
政府债券市场能够为希望分散风险的投资者带来具吸引力的选择,特别是因为该市场与大部分已发展市场及新兴市场债券的关联性较低。
现在已届转捩点吗?
现时的整体经济环境走势对债券市场较为有利,加上当局调整监管法例让更广泛的投资者可以接触市场,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即将到达关键时刻。
施罗德固定收益资深投资总监Manu Geo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