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运河沿岸的城镇
来往苏伊士运河船隻的通行费,与侨汇、旅遊、石油一同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四大支柱。
苏伊士运河全长190公里,两端分别连接北部地中海畔的塞得港和南部红海边的苏伊士城。整条是无闸明渠,全线基本为直线,但也有8个主要弯道。运河自北向南贯穿四个湖泊:曼札拉湖(Lake Manzala)、提姆萨赫湖(Lake Timsah)、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小苦湖(Little Bitter Lake)。新运河开通前的单向航行时期,这些湖泊是临时等候区。
运河的开凿历史远溯至公元前1874年埃及第十二王朝,为了便於直接贸易,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下令挖掘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通过尼罗河及其支流将地中海与红海连接起来。此后经历无数次的变故,直到1956年,运河终於被埃及收归国有。
但好景不常,1956年,以色列军队入侵埃及,为期一周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由於战争的破坏和沉没船隻的堵塞,导致了运河被关闭,到了1957年在联合国帮助下被清理后重开。1967年,六日战争爆发,埃及下令无限期关闭属於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并在运河的航段内多处凿沉船隻来封锁航道,炸毁了一处桥樑,在运河中布放水雷等措施,防止对岸的以色列使用苏伊士运河。运河又再次被关闭长达8年。1974年联合国维和部队入驻西奈半岛,次年6月,苏伊士运河再度重开至今。
世界上适合海运的人工运河中,其过往船隻之多,货运量之大,苏伊士运河位居第一。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经济的“生命线”和“摇钱树”,来往船隻的通行费,与侨汇、旅遊、石油一同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四大支柱。
为适应日益繁忙的海运需要,2015年新苏伊士运河正式开通,来往地中海与红海之间的航运变得更加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