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新闻追踪\二度参展进博会 港商订单翻倍\大公报记者:李永青

2020-01-02 04:23: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黄达胜表示,内地相关部门专门派员在会场内帮助其产品申请批文,这算是参与进博会的意外收穫

  为应付持续逾年的贸易战,不少港商积极开拓庞大的内销市场。连续第二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的常康健工房董事黄达胜表示,全国进口商汇聚进博会找新货源,令参展商可在几日内接触大量优质买家,其公司在展览期接单大增一倍至40多张,且后续洽谈踊跃。他形容,进博会是港商进军内地的好跳板,港府及贸发局应加强宣传力度,别让港商“走宝”。

  从事保健品的黄达胜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该公司参加首届进博会已成绩理想,想不到第二届的表现更佳,相信主因是随着内地人的收入不断提升,对海外健康产品需求大,而公司的两项产品“肝滋宝”及“旋菌清”,均能针对内地消费者需要,前者保持肝脏脂肪平衡,促进肝功能,后者则专门针对幽门螺旋杆菌,亦有助改善胃酸倒流、消化不良等问题。他说,内地患肝病和胃病的人数众多,且产品均在加拿大製造,令消费者买得放心又安心,所以在展期内大受欢迎,并接获不少订单。

  黄达胜表示:“由11月份进博会至今,很多内地买家争取做代理。由此可见,只要有针对内地需要的好产品,自然会受欢迎。以前港商投诉无门路入内地,进博会便是一个大好机会,其他省份企业要争餐死都想在进博会求一个展位,故港府及贸发局要加强宣传,才能让港商知道进博会的好处和威力。”

  扩大展区 参展港商增两成

  资料显示,贸易发展局将於企业商业展设立“香港服务业展区”及“香港产品展区”,并组织了47家香港公司及机构参与,按年增加27%,两个展区的总面积亦增加70%,连同140多家自行报名参展的企业,去年参展的香港企业总数接近200家,较首届增加约20%。

  由於内地对保健品审批严格,常康健工房的产品暂时不能直接投放内地市场,只能透过跨境电商渠道销售。但这次参展却有意外收穫,相关部门专门派员到其展位了解情况,帮助申请批文。“内地官员做事好快好积极,处处为企业着想,令我对内地业务更有信心,若申请成功,我们的优质产品便可直接在内地店舖出售,让更多消费者受惠。”

  会期过后冀港府穿针引线

  另外,进博会仍有可改善之处,例如香港馆位置不佳,未能吸引更多客户参观,希望未来能获更佳位置。再者,虽然特首林郑月娥到场为港企打气,但在推动商务洽谈上,可以做更多工作。“单计央企已派出约2.1万名专业採购人员,若能安排港商与这些人员会面,有助港商成为其供应链,而特首亦应发挥生招牌角色,招待其他省市长到香港公司展位参观,以增港企品牌知名度。”

  商会人士坦言,进博会汇聚各省高官及各大採购团,原可推动香港品牌及产品,但港府及相关机构却未能善用,为港企争取更多商机。他指出,参加第二届进博会的採购企业和人员众多,97家中央企业便组织了1400余家下属企业,但进博会只得数日,港商可接触到的公司数目有限,当局应考虑会后安排港商拜会这些公司,以争取合作机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