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财经人物专访/东盟商机大 港商倡开设计廊助力

2020-02-16 04:23: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表厂商会名誉会长刘健华表示,香港产品在东盟大有可为/大公报摄

  自中美贸易战以来,特区政府及贸发局等大力推动港商开拓新兴市场,而当局更将东盟视为重点之一。香港表厂商会名誉会长刘健华表示,近年东盟经济增长迅速,中产阶层不断扩大,已佔总人口逾25%,并对设计时款及价格适中的产品需求殷切,而港商正好善於生产这些中档产品,理应大有发展,但苦於欠缺销售渠道而却步。因此,他建议,贸发局在东盟开设3、4间设计廊,以助港商把握这个庞大的商机。/大公报记者 李 信

  刘健华接受大公报专访时称,香港产品以设计新颖、品质可靠耐用、价格具竞争力等优势,深获欧美消费者喜爱,但贸易战令不少主力做美国市场的港商大受打击,许多港商急谋开拓新市场,以弥补美国订单减少的损失。他说,不少港商将东盟视作中国以外设厂的好地方,但东盟消费市场亦商机庞大。

  直面消费者 助打开知名度

  “近年大批外资湧到泰国、菲律宾、印尼、柬埔寨及越南等国投资设厂,令它们已成为外资的投资乐园,带动当地人收入及消费力上升,加上中产人口增加,对优质产品需求与日俱增。香港产品出口欧美都没有问题,品质上绝对可在东盟立足,且性价比高,只要有销售渠道,应会在东盟佔一席位。”刘健华认为,港产品既实用又美观,加上港商信誉超卓,若能打开销售门路,料可在东盟这个庞大的市场分一杯羹。

  他表示,贸发局一直有办考察团,亦有在海外的百货公司或专卖店做短期展销活动,推广香港设计及品牌产品,但更好的方法是让港商在东盟有销售点。因此,他希望贸发局可在东盟几个经济实力较佳的国家开设设计廊。“东盟十国中,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中产阶级快速壮大,消费力较强,可先在它们的首都开设计廊作试点,或者在当地百货、连锁店设销售点,让港产品可直接面对当地消费者,以打开知名度,成为港商进军东盟的试金石。”

  事实上,香港产品在东盟大有可为。商会人士指出,虽然不少东盟成员仍属发展中国家,当地居民消费较倾向价格适中及质素不错的产品,而当地人普遍认为香港产品符合国际品质标準,加上东盟消费者对港产品印象颇佳,许多都欢迎更多香港品牌进驻他们国家,这对有意在东盟市场大展拳脚的港商而言,绝对是一个大好消息。

  商会人士认为,自贸易战后,特区政府及贸发局都大力鼓励港商拓东盟市场,希望当局可以行多一步,向贸发局拨款,让它有足够资源在东盟开设计廊,此举可成为港商打进东盟的踏脚石,若效果理想,可扩至东盟每个成员国都有设计廊。他坦言,目前中小企要勒紧裤头过日子,很多银行又收紧信贷,令他们没有足够财力独自开拓市场,故设计廊是港商进军东盟市场成本最低及最省时的方法,值得有关当局考虑。

  消费潜力大 中产急升

  谈到东盟商机,商会人士指,东盟人口逾6.3亿,是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且东盟就业人口年龄较年轻,约六成为35岁或以下,形成庞大而极具潜力的消费群。再者,随着东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愈来愈多的中产人士,愿意花费更多金钱购买优质产品,故东盟已成为各国企业兵家必争之地,港商不可落后於人,应尽早进行布局。

  另外,因近期新冠肺炎不断扩散,不少外商取消来港计劃,故此刻在东盟开设计廊是最佳时机,让外商在不必来港的情况下,让港产品仍能进军东盟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所以这项建议深受港商支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