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财经分析/疫情下的房地产鬆绑/李灵修

2020-02-23 04:23: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本周中国央行公布了2019年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谈及楼市部分重提“房住不炒”,并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一说法多少令人感到失望,特别是在“央妈”放水后,房地产作为稳经济的主心骨被外界寄予了太高期待。

  庚子鼠年对於房企来说并不友好,设想中的小阳春变成了倒春寒。疫情期间地产商几乎无销售回款,资金链普遍紧张。据坊间不完全统计,从元旦至今的五十天裏,人民法院公布的破产清算房企有96家。即使是业内巨头日子也不好过,恒大地产近日宣布实施“在线买房”,六百多个楼盘以七五折推售;若用户註册“恒房通”APP,只需5000元(人民币,下同)订金即可锁定房源。经此一役,内地买房首付门槛成功由百万级别降至千元水平。

  当然,感受到压力的还有地方财政。数据显示,2019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佔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90%,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一季度受疫情衝击,税收收入下滑幅度不小,而土地出让金本应成为补充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关键渠道。但目前百城的土地流拍率已经达到40%,创历史新高,土地溢价率回落至8%,也处於历史低点,加上七十城房价持续回落,开发商拿地意愿被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收支陷入恶性循环。

  按照天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宋雪涛预计,今年与疫情直接相关的财政减收和增支达到1.09亿元至1.45万亿元。其中,一季度土地出让金预计减收30%至45%,全年土地出让金减收3%至4%,即2100亿至2900亿元。

  眼下多地已展开自救措施。自2月12日开始,包括深圳、上海、无锡、西安、南昌在内的十余个城市推出各类楼市支持政策,从土地出让金缓缴及降低比例、预收资金监管放鬆,到信贷适度宽鬆,预售标準条件放宽等多个维度,给予楼市有力支撑。楼市鬆绑方向已经由土地、施工向销售端延展。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而目前疫情还未迎来阶段性拐点,从防风险、稳经济、托财政等多方面考虑,楼市鬆绑的确存在必要性。上述地方支持政策多集中在缓解房企现金流的压力,未来限购限贷限价等供给端政策鬆绑也有望陆续落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