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暴乱遗祸/暴乱吓走内地客 新造保单跌23%/大公报记者 柴进

2020-03-14 04:23: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受去年修例风波影响,访港内地旅客於下半年大幅减少。保监局最近数据显示,由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於第四季数字跌至74亿元,继第三季按季下跌28.8%后,再录得单季23.4%的跌幅。受此影响,本港去年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劃业务)的新造保单保费仅升6.5%至1727亿元。分析指,今年初开始新冠疫情爆发,情况较去年下半年更差,预期今年首两季本港新造保费或录得双位数跌幅。

  去年由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为434亿元,下跌8.8%,佔本港整体个人业务总额亦由去年上半年的26.4%下跌至25.2%。危疾、终身寿险及医疗产品(按保单数目计)仍是最受内地访客欢迎的保险产品,分别佔内地访客新造保单57%、34%和3%。内地访客一向是本港保险业的重要增长动力,於2016年高峰时,曾佔本港总新造保费比重近四成,虽然之后回落,但近年仍保持於三成左右水平。

  首两季生意恐跌双位数

  去年下半年爆发的修例风波吓怕不少内地访客。内地访客减少的打击直接反映於零售及旅遊数据上,保险业亦受牵连。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新冠疫情爆发令内地访客由“减少”变到“无”。本港保险业龙头之一的友邦,早前亦已表示疫情对首季业务有明显影响。

  恒杰保险僱员福利及个人理财产品总经理锺建强表示,去年下半年受修例风波影响,内地旅客是“唔敢落嚟”,而今年农曆年假后,是“落唔到嚟”,加上内地经济受疫情影响颇大,对本港保险业影响甚大。他指,来自内地旅客的生意差不多等於无,虽然接近3月底报税日子,可扣税延期年金及自愿医保广受市民欢迎,但亦难以抵销内地旅客下跌带来的影响。

  锺建强估计,今年首季及第二季本港新造保费难免录得双位数跌幅。根据沙士的经验,疫情过去后,市民对医疗保障等意识大大提高,保险业务亦随之大幅反弹。他坦言希望如此,亦透露近期亦有比较多客户关注自己保障是否足够,但仍要看当时情况。

  保监局昨日公布2019年香港保险业的临时统计数字,期内毛保费总额达到5802亿元,较2018年上升9.1%。2019年长期有效业务的保费收入总额为5246亿,按年上升9.7%;新造保单保费为1727亿元,上升6.5%。

  承保利润增近倍

  一般保险业务方面,去年毛保费为557亿元,上升3.9%,淨保费则为377亿元,上升6.8%。整体承保利润上升93.3%至11亿元,主要因为财产损坏业务没有受到重大颱风吹袭影响而有所改善。保监局指,截至2019年12月31日,获授权保险公司因近期修例风波引致的整体已承付申索毛额和申索淨额,分别为13亿元和4.11亿元。但申索储备金上调,有可能对未来承保表现带来负面影响。

  滙丰保险香港行政总裁文德华表示,保险业监管局公布的临时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年下半年度,滙丰保险的新造人寿业务保费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在2019年,透过银行渠道销售的保费佔新造人寿业务保费总额的48%,依然是本港人寿保险最主要的销售渠道。

  他续称,儘管去年下半年本港市场极具挑战,滙丰保险的新造人寿业务保费总额仍创下新高。他指,滙丰保险将透过包含会面、数码渠道及远程服务的多元化渠道,继续为客户提供适当的保险产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