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今年以来,人行不断通过结构性工具引导实体融资成本进一步向下
【大公报讯】记者倪巍晨上海报道: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再现“非对称调降”。继2月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4月LPR两大期限报价再次双双调降,其中,1年期LPR报3.85%,较前值调降20个基点,录去年8月LPR改革以来单次最大降幅;5年期以上LPR报4.65%,较前值调降10个基点。分析师指出,是次LPR两大期限报价的“双降”符合预期,可进一步压低长端利率,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下行。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强调,存量信贷利率定价基準转换工作上月已开始进行,这使LPR的应用範围变得更广,进而对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也有更显著作用,LPR两大期限报价的双降,可推动信贷利率的下行,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为对冲疫情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利淡影响,今年以来,人行不断通过结构性工具引导实体融资成本进一步向下。申万宏源中国经济研究主管秦泰认为,疫情发生以来,人行逆回购利率分别调降过两次,LPR报价也仅在2月调降过一次,人行对长端利率的引导弱於短端,本月LPR两大期限报价的“双降”符合预期,且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年内料再降準3次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LPR的调整同样採取了“非对称”的形势,其中,5年期间以上LPR调降幅度仅10个基点。与之类似的操作在今年2月也曾出现,当时1年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分别调降10和5基点。
交银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分析,1年期LPR报价降幅远超5年期以上,表明决策层对房地产市场仍持“房住不炒”的态度,这也显示出企业中长期信贷和居民购房贷之间的定价差异,“LPR的‘非对称调降’,将降低企业中长期信贷成本,进而激发企业投资的意愿”。
展望未来,秦泰直言,从近期决策层态度看,中国将继续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并在积极引导信贷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的同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领域,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央行后续料更注重对利率的“结构性引导”。陈冀预计,年内LPR还有20个基点以上的下行空间,且人行后续或仍开展2到3次降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