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同一幢楼12人中招

2020-07-11 04:24: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揭水泉澳播毒之谜

  图:水泉澳邨明泉楼居民昨离开“疫厦”,乘坐衞生署小巴到西贡接受检疫

  沙田水泉澳邨明泉楼失守,出现大规模爆发!继本周二(7日)首位女住户确诊后,再多11名住户感染,分别是两男九女,年龄介乎7至89岁。傍晚约六时左右,衞生防护中心的专车接载部分明泉楼住户离开。连同其余21宗本地个案,本港昨天单日新增32宗本地个案中,九人目前病源不明,亦有九人潜伏期内毫无病征,揭示全港社区充斥隐形传播链的隐忧。昨晚有消息称,新增起码20宗初步确诊。衞生防护中心初步分析指出,水泉澳邨明泉楼的喉管并非播毒渠道,大公报记者昨日到屋邨实地观察,发现四大播毒陷阱,包括全邨共用单栋电梯塔进出,而大批基层住户无力负担下,重用口罩多日不替换。

  全民疫战\大公报记者谢进亨、伍轩沛、方学明(文) 凯杨、方学明(图)

  新增32宗本地确诊

  本港昨日新增38个病例,包括32宗本地个案、六宗输入个案,累计个案增至1404宗。水泉澳邨明泉楼新例达11宗,情况不寻常,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明言,感到紧张及忧虑。

  大公报记者翻查资料显示,水泉澳邨在2015年起入伙,18座楼宇现有约1.1万户,2.88万人居住。11名新确诊患者都居住在明泉楼,分别来自10户单位。

  当中,28岁女子(第1385宗)与七岁儿子(第1378宗)同住,儿子就读沙田围保良局朱正贤小学;另一名12岁女患者(第1387宗)就读大围九龙城浸信会禧年(恩平)小学;一名45岁女住户(第1386宗),任职港铁兼职车站助理,在太和站工作。

港铁太和站助理染疫

  港铁公司表示,该名确诊的兼职车站助理没明显病征,但由於居所附近有确诊个案,自愿接受深喉唾液测试。她前日没上班,昨晨上班前探测体温正常,当值时一直佩戴口罩,放工乘东铁綫回家,途中接获通知确诊,即时在大学站下车,由救护车安排送院。港铁已在太和站及她曾逗留的大学站等地方彻底清洁消毒。

  陷阱一衞生意识弱

  水泉澳邨20%居民为南亚裔人士,有消息称,包括一名居住明泉楼低层的患者。大公报记者昨日在现场发现,明泉楼、喜泉楼、河泉楼等多座,均有南亚裔人士踪影,有住户称,部分年纪稍大的南亚裔居民,外出时甚少戴上口罩,衞生意识令人担忧,忧虑若近期有外遊纪录,恐会成为社区隐形患者。

  陷阱二一抹布万用

  有居民昨日向大公报记者投诉,曾目睹屋邨清洁承办商工人在清洁时,只用同一块抹布清洁地板、墙身、栏杆等共用设施,过程中甚少将毛巾重新清洗,担忧毛巾上沾满病毒,既没有清洁消毒,反而成为播毒途径,将病毒扩散至屋邨不同角落。

  陷阱三口罩循环戴

  水泉澳邨约40%住户为综援户,不少住户为新移民,收入较低。大公报记者昨日发现,邨内只有两间藥房有口罩出售,每盒索价约200元。沙田乙泉社区发展主任梁昊佳不讳言,对不少住户而言,相信不少人负担不起下,宁愿择多次重用口罩,甚至不戴口罩出门,大大增加感染风险。

  陷阱四电梯塔高危

  水泉澳邨位於山上,邨内有六组升降机塔和10组扶手电梯,居民日常进出屋邨必须途经升降机塔。大公报记者实测发现,升降机塔成为“樽颈位”,非繁忙时间内,每10分鐘有超过50人乘搭,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更经常满载。沙田乙泉社区发展主任梁昊佳称,若乘搭升降机时触碰按钮后没即时洗手,便触碰口鼻,随时引致大规模的分散感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