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防疫抗菌 保持家居空气流通

2020-12-27 04:23: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平日居所尽量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降低病菌存活率

  新冠肺炎第四波疫情来势汹汹,除了做好个人防疫措施,周遭环境亦须杀菌消毒,以策安全,曾出现确诊者的地方,均须全面消毒。有专家指出,病菌於冬季存活期较长。有传言称,若家居保持暖和温度可减低病菌存活率。但有专科医生指出此说并无科学根据,减低病菌存活率最重要的是保持家居空气流通。\大公报记者 陈惠芳

  天气寒冷,有些人会用暖风机提高室内温度,除了保暖,有说此举可减低病菌存活率。然而,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科专科何学工医生(圆图)说:“冬天时,室内用暖风机没有问题。现时没有证据显示室温高会减低病菌存活率,正如南半球、热带地方如巴西,同样有新冠肺炎。市民可以按个人需要调节室内温度,但建议最好保持空气流通。保温以杀菌,不大可能。”

  冷等离子消毒新趋势

  那麼,家居消毒能否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何医生说:“环境污染跟消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商业应用上,除了传统的一次性消毒外,长效涂层的方式近期逐渐应用在公众场所中,有些大型企业更开始引入机械人进行消毒,以提高杀菌功效。市场上有各式各样不同的消毒产品,建议市民多注意其使用方法,并了解这些产品是否有第三方认证支持。”

  世界衞生组织(WHO)最近指出,冷等离子(Cold Plasma)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消减病毒方法。目前已知相关产品可用作消毒通道如机场、公众场所入口处,另外,这种技术亦可在医院、商场、戏院、办公室、学校等地方作杀菌用途。何医生亦言,新技术会是未来趋势。冷等离子消毒为较新的概念,不过,现时它未及过氧化氢技术成熟。

  何医生说:“冷等离子引证了科技进步,但往后仍需作大量临床测试,以确保对人体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第四波,他认为市民的情绪难免有烦厌的感觉,产生消极的情绪,并对疫情的危险失去应有的警觉性。

  疫苗效果非立即见到

  特区政府已购买疫苗让市民接种,对此,何医生说:“关於疫苗接种,应该有多角度公开讨论,增加透明度,让市民有所选择,并提高私家医生参与性,这样有助增强注射疫苗的覆盖範围,增加接种的便利度,纾缓公营人手紧张的问题。由於新冠肺炎疫苗是新的东西,属紧急广泛应用的範畴,大众会十分关注其安全数据,有关方面要加强公众的信心。”

  儘管将来会有新冠疫苗可以接种,何医生呼籲大家对防疫仍不能掉以轻心。

  他说:“接种疫苗后,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而且落实整个计劃,是艰巨的工作。幸而香港已成功採购大量疫苗,加上过去有大型注射疫苗的经验,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机制。”

  内地防疫措施可借鉴

  何医生建议,香港应考虑仿效内地的防疫措施。他说:“虽然落实执行或者有难度,但特区政府可以尽量做到接近内地的防控方法,别总是拖拖拉拉。”

  对於政府於九月中曾经推出普及社区检测计劃,何医生说:“根据政府公布参与普及检测的人数逾178万,但只有持续性进行检测,才会见到成效。早前,香港计劃和新加坡合作推行旅遊气泡,且酝酿已久,最后却泡汤,原因是本地疫情未能受控。另外,政府为了加强防疫,推出流动应用程式(app)‘安心出行’,但落实执行能否到位?有几多市民会在手机下载这个app?政府为何不强制执行?这个app如没太多人参与,成效便会低甚至失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