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善用国际视野 港青北上发展具优势\大公报记者 柴进 李信(文) 文澔(图)

2021-03-20 04:24: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左起:全国政协委员、理文造纸主席李文俊;全国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大湾区金融科技促进总会会长、银迅数据服务公司董事长莊紫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香港政协青年联会常务副主席陈志豪;尚乘集团副主席容显文及论坛主持人曾静漪合照。

  近年来,中央及香港政府积极鼓励年轻人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昨出席领航“9+2”.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暨颁奖礼时强调,鼓励香港年轻人到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发展,并非因香港没有发展机遇,而是将发展机会扩大至整个大湾区各个城市。他说,现时推动香港年轻人到大湾区发展,除了要有资金支持外,社团也应协助年轻人在当地建立人脉关係,当局更要规劃未来十年,如何推动年轻人到大湾区发展。

  霍启刚表示,目前,香港青年人认同大湾区潜在的机会较多,有利於提升他们的竞争力,有发展的机遇,而且香港政府推出很多政策,支持和鼓励年轻人到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发展,期望年轻人好好把握机会。同时,内地每年有许多大学毕业生,他们都看到大湾区的机遇,港青亦会遇到内地青年人的竞争,因此港青必须善用国际视野等自身优势,令自己有更好发展机会。

  社团可助建立人脉关係

  “我经常会说,对於香港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个重大机遇,给了香港年轻一代很好的参与内地发展的机会。”霍启刚认为,这一机遇千载难逢,不应错失,香港青年人必须认识到这点。他表示,推进大湾区融合发展,不能只搞一次两次见面交流,而是需要常年有一个融合。比如说人才互认,很多文体从业者在香港的资格,考的教练牌照,在内地能否有资格互认?

  他又说,香港回归后,投入大量资金支持青年人回内地交流,现时每年人数约有2万人,其中有4000人在内地实习,但不能只论投入,不论成效,除了投入资源外,还应长期追踪这些活动的成效,需要思考什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更多,还要有长远规劃培养香港需要的人才,并规劃未来10年如何推动青年人到大湾区发展。

  事实上,不少青年人对回内地发展有顾虑,例如担心在内地没有人脉网络。霍启刚建议,社团可以帮一把,在年轻人建立人脉关係上,提供更精準的协助。整体而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推进大湾区融合发展建议,将会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黄金机会。

  就业计劃可扩大资助範围

  出席同一论坛的全国政协委员、理文造纸主席李文俊,亦非常看好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他说,中国正在崛起,经济高速发展,带来庞大的机遇,从而推动了理文造纸稳步增长,也令身边许多朋友获利甚丰,而去年疫情影响环球经济,全球主要经济体均负增长,只有中国经济录得2.3%的正增长,今年目标更高,设定6%以上,由此可见内地机遇处处,惟部分香港年轻人仍在犹豫,或以诸多藉口拒绝赴大湾区发展,最终只会错失良机。

  李文俊表示,过去数年内地网购发展非常迅速,当中有很多发展机会,希望香港青年人珍惜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积极谋劃到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发展。

  他强调,现时香港和内地政府已为青年人到大湾区发展,提供多项政策和资金支持,解决了许多北上发展的困难,年轻人应该踏出第一步,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业或实习,甚至在当地居住生活,这才能感受到当地发展的速度和机遇。

  他提及,香港政府开展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劃”便是一个好开端,该计劃结合了香港年轻人才和大湾区的创新产业,为企业及毕业生创造双赢。

  他建议,政府可考虑进一步扩大对企业招聘资助範围,鼓励企业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港青,并推出以基层青年为目标的实习计劃,配合社会发展状况及市场需求,为本港青年开拓更多就业与发展机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