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A股科创板做市交易明启动 42股尝头啖汤

2022-10-30 04:24: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倪巍晨上海报道:据内媒引述消息指,上交所昨日组织14家做市商开展了A股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通关测试。做市商对选择的50只股票(剔除重复后42只)进行了全链条业务测试。14家做市商报价积极,对选择的股票均有有效报价。测试结果完全符合预期。竞价交易测试从9时15分开始,至11时30分结束。其中包含两次集合竞价(开盘、收盘),以及两个交易时段,模拟了生产环境交易的全流程。科创板做市业务明日将正式启动,这也是境内主要股票市场首次引入做市商机制。

上交所介绍,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是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的重要举措。对科创板市场建设而言,助提升股票流动性、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市场韧性;对投资者而言,有利于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提升市场定价效率。目前获得科创板做市交易业务资格的券商共14家,包括中信証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申万宏源、国金证券、财通证券、东吴证券、浙商证券。

兴业证券金融衍生产品部总经理连敏伟举例:“2012、2013年新三板流动性偏低,全年成交额均未超20亿元,换手率在5%左右,引入做市商制度后,新三板成交量和成交额迅速抬升,总交易额超千亿元,其中做市商占逾半;换手率提至逾20%。”

申万宏源非银金融研究团队指出,现时科创板整体流动性依然较好,市场容量亦在“注册制时代”持续扩张,未来市场竞价交易成交低迷时,做市商可维持市场流动性,增加市场活跃度。参考海外经验,美国的高盛、大摩股票做市收入占比均超10%,做市商制度改革可助推中国证券行业商业模式转型,加速头部券商从“通道型投行”向“交易型投行”转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