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富足家庭教与练/健康保障也是一种理财策略\林昶恒(Alvin)

2022-10-30 04:24: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港大医学院)近期发布的研究指出香港的年轻中风,即中风发生于18至55岁期间,发病率增加近三成。以下的统计及研究数据是来自医学院于10月27日向媒体发表的新闻稿。

  港大医学院中风研究组的研究团队追踪2001至2021年间香港中风发病率的走势,发现年轻中风的粗发生率由2001年每10万人有39.1人年轻中风,大幅上升至2011年及2021年分别有48.3和55.7人,年轻中风的人数由2001年1531人升至2021年2028人。

  研究指出,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期间,431名18至55岁到玛丽医院及律敦治医院求医的中风病人,当中53%患有高血压、44%患有高血脂、26%曾吸烟、19%患者肥胖,以及17%患有糖尿病;而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病人中,分别有33%、64%及23%在中风入院时,才被诊断出上述状况。

  结果反映不少中风人士都同时有一些慢性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而且有不少更是从不知道自己是“三高”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

  中风研究组的另一项研究是为介乎40至65岁、身体状况良好的香港市民进行24小时血压监察,发现当中大约四成人被诊断患上高血压。

  研究分析指,参加者每天平均钠摄取量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摄取量的2.6倍或以上,而高钠摄取量与增加患上高血压及未来十年预测中风风险息息相关。

  究竟钠从何来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高钠食物包括腊肉、香肠、火腿,以及加工食品如罐头、面线、油面,蛋糕、饼干、面包、零食等皆是。不少香港人都会光顾餐厅,而时常可以吃到的早餐款式都包括这些高钠食物,甚至午餐都是这类食物,难怪这样容易患上高血压了。

  负责是次研究的医生忧虑年轻人缺乏相关意识,没有关注年轻中风及控制引致中风的血管风险因素。研究显示血压上压每上升20mmHg(毫米汞柱)或下压每上升10mmHg,中风风险就会增加三成至五成。

  中风是导致全球第二多死亡的疾病,亦是导致残障的常见原因。虽然高收入国家的整体中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全球年轻人口中风的发病率却在上升。中风能为病人的心理和社交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特别是作为家庭经济支柱或主要照顾者的年轻病人。研究亦指出香港大约三成中风康复者会患上中度至严重抑郁症。因此,中风对于病人心理及社交生活的影响绝对不容忽视。

  由于中风及患上其他疾病的机会年轻化,我们应趁仍然年轻或拥有健康身体状况时便为以防万一的状况做好规划,最简单是需要有一份全面保障的医疗保险。不幸患病时亦能够尽早得到专业治疗,减少后遗症。健康便是财富,花了钱得到健康保障也是一种财富保存的理财策略。

  (作者为家庭理财教育学会会长及认可理财教练,任何查询可发电邮到info@ffei.com.hk)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