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海防博物馆 13展览厅介绍

2023-01-08 04:23: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海防博物馆 13展览厅介绍

  ●常设展览“香港海防故事”,共设有11个展览厅,主题包括历代防务建置、军事布局、海港设施、抗日战争历史、义勇军、多元族裔军人在港服役的故事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等。

  ●专题展览

  ●鲤鱼门炮台展览厅

  (一)常设展览

  展览厅1

  代防务建置

  展览厅2

  不平等条约与香港割占

  展览厅3

  军事布局

  展厅叙述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在香港的防卫布局,包括开埠初年的军事建置、香港对维持英国远东利益的重要性、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海岸炮台的变化、英国应对日本入侵的准备工作,以及二战后为巩固香港防务而作出的安排。图为约1870至1880年代的海军船坞(今金锺)。

  展览厅4

  海港设施

  香港扼守珠江口,是往东南海域必经之地,英军觊觎香港的海上战略价值,把香港发展成海军基地。本展厅将阐述相关历史背景,并以多媒体展示多艘当年曾长期停泊在维多利亚港内的医疗船和基地船,以及曾到访香港的著名军舰。图为“军舰访港”多媒体节目。

  展览厅5

  义勇军

  图为1941年战争前夕,香港义勇防卫军成员在湾仔修顿游乐场外步操。

  展览厅6

  多元族裔的军人

  展览厅介绍由英国人、华人、印度人和尼泊尔人等多个族裔共同驻守香港的时代,透过军事历史文物、档案及个人轶事等诉说多元族裔驻军的故事。

  展览厅7

  声影说抗战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港人以各种方式支援抗战,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奋力抗击侵略者,迎来最后胜利。展览厅内的互动装置“游击队抗日遗址寻踪”,介绍不少抗战遗蹟资料,同时展出珍贵的游击队队员访问片段、历史照片和影片,见证游击队与香港市民保卫家园的英勇事迹。

  展览厅8

  日军侵华 携手抗敌

  展厅缕述日本侵华的过程,以及香港各界市民怎样透过生产军需品、筹款及救济等方式支援战事。

  展览厅9

  日军侵港

  展厅环绕香港在1941年香港保卫战爆发前的备战状态、保卫战的经过,以及战俘的遭遇,馆方特别制作了沉浸式影片,让观众感受当时的十八日战争激烈战况和了解游击队的敌后活动。

  展览厅10

  抗日游击队 与敌后活动

  展览厅讲述日占时期香港的地下抵抗活动,以及盟军反攻香港的过程;从而了解香港作为敌后战场的重要性。图为港九独立大队成员的装束。

  展览厅11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

  (二)鲤鱼门炮台展览厅

  展厅介绍于1887年在鲤鱼门海峡建成的海岸炮台的故事,包括探讨英军在此处兴建要塞的原因、周边的军事设施、守军的生活点滴,以及要塞在1941年日军侵港的战役经历及战后发展。图为1908年英国军部绘制之鲤鱼门堡垒平面图,标示了堡垒各间窖室以及沟堡的用途。

  (三)专题展览厅:“昔日军人与社会”

  首个专题展览厅探讨逾百年来英军与香港政府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尽管驻军与政府偶有矛盾和分歧,但双方在各领域又通力合作。驻军看似远离社会大众,却又经常融入民间。专题展览厅将不定期更换展览内容,计划日后可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及其他内地博物馆合办专题展览,让参观者有更多机会深入认识中华文化及相关历史,亦加强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和联系。

  图片:主办方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