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社会复常 ≠ 防病意识归零\香港港安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科医生 黄天祐

2023-03-19 04:23: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社会复常,还要戴口罩吗?

  政府于3月1日初起全面取消口罩令,室内、室外,甚至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也不需要强制佩戴口罩,可以说,这是从新冠疫情复常的最终手段。不过,放宽了超过半个月,学校有零星的上呼吸道和肠病毒爆发。现在除下口罩,究竟是否适合?

  其实,大家是否还需要戴口罩上街,最重要的还是看几个数字:感染和重症数字,以及香港的新冠疫苗接种率。

  自从3月解除口罩令,新冠病毒感染和重症数字未有大幅度的反弹,而且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的数字亦达到83%,加上第五波疫情已有高达数百万人口感染,已建立了足够的免疫屏障,解除口罩令是合适的做法。有些人肺功能较弱,如果长时间戴口罩会影响呼吸,在户外走动时,他们应该除下口罩,呼吸新鲜的空气。

  长幼抵抗力弱 慎防传染病

  不过,随着口罩令解除,香港亦与各地通关,旅游突然间频繁起来,变种的新冠病毒传入香港的可能性未能排除。另外,虽然香港的流感季节已过,但其实流感一年四季在全球不同温度的地区都有个案,就像邻近地区如台湾和内地,近月亦有不少流感小型爆发。在香港,近两星期学校亦有小型的呼吸道感染爆发,教育局立即给学校发出防疫指引。

  长期病患者、长者和幼儿,在未来数个月仍需提高警觉。在人多挤迫的室内空间,例如大型的公共交通工具,大家戴上口罩保护自己,是明智之举。

  另外,由于我们戴口罩已有三年之久,这段时间的流感以及其他传染病个案,大幅下降,我们身体对流感和传染病的抗体自然较低,一旦感染,部分人的反应会较大,症状相对严重。所以,我们更加要弹性处理,就像“落雨撑伞”一样,如果传染病的风险上升,我们便要提高警觉性,戴上口罩,勤洗手,再度应用我们三年来于疫情学习到的卫生常识,慢慢过渡到复常时期。

  对于新冠病毒之前本已流行的传染病,我们要维持防病意识,尤其长者、长期病患者、幼儿等抵抗力较弱群体。

  病发3至5天 治疗黄金期

  不能不防的其他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炎链球菌、百日咳(见另文)。这些传染病症状相似,一般人难以单靠病情分辨。患者如有不适,应尽早求医。

  医生会透过问诊了解病人情况,同时可使用新冠加流感快测包,为病人找出致病成因。如有需要,亦会安排病人作进一步检查。病人按医生指示服药非常重要,无论新冠或流感,在病发三天至五天内服药,效果最显著,病人不要错过治疗的黄金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