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左起: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副会长、朗润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明小冲;全国政协委员、大湾区金融科技促进总会会长庄紫祥;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友邦保险(国际)有限公司区域执行总监及荣誉顾问容永祺,昨日出席圆桌论坛“湾区金融 互联互通”。
圆桌论坛“湾区金融 互联互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尤其是近年推出的“互联互通”机制。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表示,特区政府一直致力善用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持续深化及扩大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巩固香港连接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角色。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副会长、朗润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明小冲建议增设“期货通”,加强内地与香港在衍生产品市场的连接。\大公报记者 蒋去俏、彭子河(文) 麦润田(图)
自“沪港通”于2014年开通以来,各项互联互通项目相继推出,计有深港通、债券通、基金互认安排、跨境理财通、ETF通、互换通等。陈浩濂昨日出席领航“9+2”.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表示,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互联互通”自去年得到多项突破,引进多项创新产品,当中包括沪深港通合资格股票范围相继扩展至交易所买卖基金、在香港主要上市的外国公司和更多沪深上市公司的股票,便利内地和国际投资者开展多元化的全球资产配置,同时吸引希望吸纳内地投资者的优质外国公司来港上市,提升香港融资平台的竞争力。
互联互通续扩容优化
此外,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互换通)北向交易于今年5月启动。项目第一次将互联互通安排扩展至衍生品领域,让国际投资者透过便捷及安全的渠道管理人民币债券的利率风险,提升内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度及广度。
今年8月,内地和香港监管机构公布就推动大宗交易纳入互联互通机制达成共识,标志两地股票互联互通机制的另一突破,丰富现有的交易方式和提升交易效率。他说,特区政府会继续与有关内地部委和机构紧密联系,尽快落实有关安排。
陈浩濂指出,特区政府会联同监管机构继续全力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实施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促进香港股票人民币计价交易,同时继续推动落实离岸国债期货的措施,并增加人民币投资产品种类,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当局亦会继续与内地商讨互联互通各项扩容增量方案和优化安排,包括进一步优化债券通以及增加沪深港通的产品类别和交易机制,为香港资本市场持续注入新动力。
明小冲表示,现时互联互通主要集中在股、债及ETF等现货市场,希望尽快推出“期货通”模式,能够拥有闭环机制,令香港,乃至大湾区的投资者能够互相投资,促进内地及香港金融机构在衍生品方面的互联互通,并希望能与监管机构保持沟通,增加对市场现状的了解。
便利投资者对冲风险
香港是国际风险管理中心。明小冲指出,多年来本港衍生品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成交量持续增长,尽管全球市场爆发诸多风险,但香港证券期货行业运行以来,尤其是期货没有一例风险案例出现,强调保险和期货具备风险管理的重要功能,其中保险为静态风险管理工具,期货和衍生品是动态风险管理工具,而今年港交所录得增长的两个板块,一个是期货,另一个是ETF。
明小冲分析称,在香港期货市场中,内地及香港资金占比介乎三分之一至四成,体量巨大。期货和衍生品为互补关系,现货市场是强周期行业,在下行压力中更凸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为何越来越多内地机构进行套期保值?因为外围市场动荡,如果不妥善管理,那么汇率波动可能完全抵销掉利润,相信是行业发展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