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FINI平台流程图
近年港交所不断改革新股发行规章制度,上市渠道持续拓宽,许多充满潜力的企业成功来到港股市场。在2018年4月,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新增三个章节,容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容许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以及为寻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大中华及国际公司设立新的便利第二上市渠道。
带动医疗健康板块上市热潮
其中,同股不同权的推行让包括阿里巴巴(09988)在内多只充满竞争力的内地企业回流香港。阿里巴巴早期受限于同股不同权的架构问题,无法在港股上市,因而只得转投美股市场,在容许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后,阿里巴巴于2019年返回香港市场。
生物科技企业上市改革(即“18A章节”)是另一里程碑。自2018年4月在主板上市规则做出调整后,许多符合条件的企业纷纷来港,截至2023年8月底,通过18A章节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达到60家,整体集资额近1190亿元,总市值约5740亿元,并带动医疗健康等相关板块上市热潮,令香港资本市场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去年3月,港交所推出18C上市新规,准许未有盈利的5类特专科技企业上市,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及软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以及新食品及农业技术的企业。在去年6月,内地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开发商黑芝麻智能递表,有望成为首间通过18C渠道登陆港股市场的企业。
港交所还在今年1月推行GEM上市改革,包括重推简化转版机制、增设新财务资格测试、缩短控股股东上市禁售期、取消强制公布季度业绩等。将有助为中小企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除上市规则调整外,港交所也优化市场基础设施。经过两年多的准备,港交所去年11月启动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将新股定价至挂牌时间由“T+5”大幅缩短至“T+2”,让投资者更快地获得新上市股份,大幅提升新股发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