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皓智能源首席营运官吴家晖称,水性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获“为地球奋斗奖”。\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香港创科业不乏卧虎藏龙之企业,皓智能源便是一例。该公司见全球电动车销量不断增加,刺激锂电池需求急升,但生产时要用有毒及昂贵的NMP溶剂和PVdF黏合剂,且电池极难回收,循环成本亦甚高,成为锂电池的痛点。有见及此,皓智能源发明水性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令制造及回收过程中,可减少分别高达40%及80%的温室气体排放。由于技术前景巨大,吸引不少资金入股,更成为业内领头羊之一。
皓智能源发明的水性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去年获得被视为“环保界奥斯卡”的“为地球奋斗奖”,该奖由威廉王子领导的皇家基金会慈善组织于2020年发起,旨在为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提供资金支持。
皓智能源首席营运官吴家晖向《大公报》表示,香港在绿色科技上发展潜力巨大,主因是近年开始盛行环保及ESG(环境、社会和企业管治),市民对相关了解有所增加,且普遍支持环保,对推动绿色科技起到积极作用。再者,香港的大学科研水平雄厚,不少研究成果有力转至商业化,更重要的是香港获国家大力支持,令发展路上更具底气。
另外,吴家晖提出建议,指香港善用本身的商誉、公信力及各项优势,可发展为国际绿色科技认证中心,目标是做到国际绿色科技业的“惠誉”,这可能是为香港发展绿色科技另辟新天地。
长期而言,她希望特区政府加强绿色科技的宣传工作。“像是张家朗,成为香港首位夺取奥运金牌的男性香港运动员后,让社会见到成功例子,迅即很多小朋友都去学剑击。同样道理,香港十优状元中,差不多九个都去读医、法律,香港要创造环境,让年轻人知道读科技、理工科也有前途。”
深港科技合作 汇聚全球人才
香港在创科路上,中央一直十分支持香港,“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更首次将深港河套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其中一个重大合作平台。由河套区港深创科园和深圳科创园区共同组成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将实现“一国两制”下,位处“一河两岸”的“一区两园”,汇聚全球人才,成为港深科技合作的创新示范区。
同时,开放国家科技计划不同项目,推动内地大型科研设备与香港共享,以至安排香港科研机构在内地的分支机构,可以试点单位的形式,独立申请人类遗传资源来港,为香港科研界开拓更多资源进行研发。
吴家晖认为,特区政府大方向正确,且香港法律及知识产权保障完善,又有国家支持,可吸引不少资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