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数字人民币的跨境应用,让香港居民在内地可更方便使用数字人民币,并多一个支付选择。
数字人民币扩大在香港的跨境试点,是今年初人民银行公布的增强两地金融合作“三联通、三便利”中的其中一项。为提升跨境支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香港金管局及人民银行昨日公布,扩大数字人民币在香港的试点范围。金融业界普遍欢迎,相信有助推动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普及应用。
业界人士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要用好“国际化”的优势,继续发挥好“超级联系人”作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大公报记者 彭子河
金管局表示,即日起数字人民币钱包将全面开放,香港居民现时只需以香港手机号码,即可在香港开立及使用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是内地以外首个本地居民都能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地区。
单日支付上限5000 三百商户支援
即日起,用户只需下载由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开发的e-CNY应用程式,然后自行选择4家运营机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提供的电子钱包。每个电子钱包都设有限额,单笔支付金额是2000元(人民币,下同),每日累计支付金额是5000元。
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指出,限额是以每个电子钱包独立计算,而同一名用户可以开立多个钱包。数字人民币钱包现时只能用于零售支付用途,不能用作个人之间(即P2P)转账。金管局助理总裁(金融基建)鲍克运表示,日后如要推行P2P转账,前提是要落实实名认证安排,此外也有其他法规考虑,金管局与内地正着手研究相关的技术安排。
虽然电子钱包4家运营机构都是内地商业银行,香港用户可透过本地17间零售银行,经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FPS)”为钱包增值。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数字人民币在香港扩大试点范围,让用户毋须开立内地银行户口,都可以随时随地为数币钱包增值,便利港人在内地消费。
金管局指,“转数快”与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营运的数字人民币央行端系统的互通,也是世界首个快速支付系统与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的连接,为G20跨境支付蓝图所强调的互通性提供了创新的用例。
应用场景方面,李达志称,本港现时约有300个商户接受数字人民币,预料日后会逐步扩大。香港电讯表示,旗下门市及电子商务平台,如io.t by HKT、csl、1O1O及The Club等,将由第三季起接受客户以数字人民币付款。集团亦正积极探讨透过旗下流动电子收款机“智能POS”,支援数字人民币收款。
议员:为推数码港元累积经验
在内地市场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已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地区横跨17个省市合共26个地区,涉及逾1000万个实体商户;部分内地线上商户亦接纳数字人民币。
金融界立法会议员陈振英表示,香港推出数字人民币服务,成为首个参与实际应用的离岸市场。运作稳定后,料可逐步推广至其他离岸市场。他相信有助香港累积对加密货币的管理经验,未来在推出数码港元时更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