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2024年范长江行动 香港传媒学子内蒙古行之10/黄河西行客栈以文旅带动乡村振兴

2024-08-19 05:01: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同学们体验磨麦子。右图:俯瞰黄河西行客栈。\大公报实习记者邱子斌摄

  苍黄的沙漠,浅青的河水,翠绿的柳树,绘成一幅盛夏乌海画卷。“西行客栈”的名字寓意“黄河西行”。黄河在乌海境内的河段原本一路朝北,却在这里调皮地朝西拐了个弯。乌海市海南区将这个特点融入当地的乡村振兴规划,建设了黄河西行客栈。日前,“范长江行动”内蒙古行的香港传媒学子来到黄河西行客栈,在村书记刘占林的带领下,了解西行客栈以文旅带动乡村振兴之路。\大公报实习记者 严钰仪、陈诗琦、杨知墨、张博涵、李嘉垣乌海报道

  盛夏的阳光笼罩在这片古色古香的地方,昔日的水车仍放于村口处,保留着乡土气息,黄墙褐瓦的窰洞客栈极具西北风情,黄河蜿蜒而过为这里添上生动的一笔。黄河西行客栈由赛汗乌素村农牧场和头道坎两个自然村组成,在2016年之前这两个村落还是籍籍无名,只有一条破烂的土路通往村口。回忆村子过去的生活,刘占林表示,“过去咱们赛汗乌素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都是靠水运。”

  “黄河入蒙首站”地理优势

  这里是沿黄河而生的地方,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因黄河而兴,借黄河而富。从前,祖辈做养殖、农耕都是靠黄河水,随着2013年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黄河西行客栈成为乌海旅游项目之一,开始规划建设。

  赛汗乌素村凭借“黄河入蒙首站”的地理优势,围绕“突出黄河特色,做强旅游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路,开始建设黄河西行客栈。刘占林表示,当地先从住房问题入手,逐步改善村里的面貌。“村中的危房都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西北民宿风格的窰洞客栈。”

  除了住宿之外,为了将黄河西行客栈打造成3A级景区,当地也在观光和农家乐体验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建成后的黄河西行客栈景区主要由望乡亭、水车、人工湖、知青园、亲水台阶等组成,园内设有百花园、展览馆、民俗馆、活动室等供游客参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综合旅游新村。

  采摘园户外烧烤营受欢迎

  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后,赛汗乌素村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管理也更加集中高效。刘占林表示,“村内的土地现在都是集中连片地整治,已经变成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农耕养殖了。”在参观时代记忆园和知青旧居时,刘占林说,“人不能忘本,旧时使用过的农耕用品如水车、石磨等,还有当年的知青旧居,都被留下来作观赏用途了。”他希望游客也能够从这些物件中看到赛汗乌素村昔日旧貌,看到它蜕变的过程。

  景区如今主打乡村旅游,采摘园、户外烧烤营还有特色养殖业园都十分受欢迎。刘占林表示,“我们养鸵鸟、小毛驴、红头雁、格朗鹅。每到节假日,这里的农家宴和民宿就供不应求,不少游客相聚在这里,赏黄河美景,品农家美食,享受惬意的假期生活。”

  游客带来人气,村里的财气自然就聚起来了,“西行客栈”的村民们经营着农家乐,老百姓的收入得到了极大提升。刘占林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亲眼见证这里的变化。他说:“因为这个乡村振兴和西行客栈旅游项目,我们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最让我开心的是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质量都因此提高了。大家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都很强烈,大家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也在提升,咱们村的治理也就更便捷有效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