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创作源泉/彩绘黄河石 传递黄河情

2024-08-19 05:01: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黄河石彩绘作品《谁言寸草心》。\大公报实习记者杨知墨摄

  当来自“东方之珠”的香港学子们来到“黄河明珠”乌海,他们在这里遇到了一件件独特的艺术品──黄河石彩绘。这些黄河石彩绘来源于当地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工作者鲁婷。她通过手中的画笔,将心中的创意与乌海湖畔的黄河石结合,转化为充满生命力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品,不仅呈现出自然之美,更架起一座文化传播桥梁,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得以领略黄河文化。

  “黄河石就是我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鲁婷说。石头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水磨风刻形成特有的样子,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鲁婷会很自然地依据自己的女性视角和生活经历去感受它的美,爱与温暖、忧郁与苦难都成为触发她创作的情绪动力。

  “她的《福河的故事》系列作品是以黄河母亲为主题,为‘西行客栈’创作的一组石头画。”刘占林解释道。

  在这个系列中,让香港学子印象极深刻的是一块双面石──《谁言寸草心》。作品表达母亲对孩子的爱似南风一样温暖,并且获得了全区最高规格的艺术奖项萨日纳奖。双面石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一个火烧面,也就是较为粗糙的平面,以及三个平面,即较为光滑的平面组成。三个平面上分别绘制妈妈温柔的双眸和两位姑娘稚嫩的脸庞,而火烧面则利用粗糙的纹路绘制出北方地区小孩驱寒的老虎帽,体现了爱的传承和生命的延续,也表现出北疆特色。第二部分则是石头背面,绘制一位十八九岁的少女,将头发部分的特殊纹路画成凤凰的样子,体现妙龄少女的美丽和女性力量。

  “能在河边以黄河石为载体讲述幸福河的故事是一件很幸福也很值得去做的事。”鲁婷自豪地说。在传承和发扬黄河文化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艺术工作者,鲁婷把黄河的故事和乌海的故事通过石彩绘的形式展现和贯穿到美丽的乡村文化建设中,并且与“西行客栈”的村民乃至全国各地游客互动。刘占林告诉记者,游客来到这里后可以在形态各异的石头上自由作画,这也是景区的一个特色项目。\大公报实习记者 杨知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