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乡村风采/麦收节风筝节年猪节贯穿全年

2024-08-19 05:01: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一锅煮熟500个玉米庆丰收。\大公报记者王月摄

  香港传媒学子一到王元地村,就碰上了在此举行的首届“麦收节”。广场上歌舞欢腾,热闹非凡,乌兰牧骑的队员正在为游客们进行表演。伴随着响亮的锣鼓声,“乌海第一锅”中热气腾腾的玉米出锅,更是将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亲身体验传统农活

  王元地村位于乌海市海勃湾城区以北12公里处,占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4360亩,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和蔬菜为主。据乌海市海勃湾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青介绍,“近年来,王元地村重点打造节庆活动,通过举办麦收节、丰收节、风筝节、年猪节等节庆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力图通过举办多样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吸引游客到村中购买农副产品,从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其中,在“大雪”临近时举办的年猪节是当地最为盛大的节日。村民们会在年猪节上销售农副产品,猪肉烩酸菜就是备受欢迎的产品之一。王元地村村民解先生表示,“年猪节上售卖的猪是纯粮食饲养,非常美味,和平常买到的猪肉不一样。”此外,由于王元地村采用一年一季的种植模式,大部分农作物在9月成熟,因此当地会在9月举办丰收节来庆祝。

  麦收节当天,不少游客聚在街边摊位品尝各式各样的小麦制品。王元地村的村民将小麦加工成众多新颖的食品,包括碱麵馒头、麻花、桃酥等特色深加工农产品。

  被问及为何选在王元地村举办麦收节,梁青回答,“在王元地村举办麦收节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亦可以学习如何完成农活。现在很多市民都是‘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在麦收节上,游客们可以踏入麦田,体验扬麦穗、磨麦子、掰玉米等传统农活。通过亲身体验,游客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农民辛勤劳作的不易,从而对粮食的珍贵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践行节约粮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在乡村的舞台上,每次举办大型节庆活动都会有相声、二人转以及乌兰牧骑的歌舞等精彩表演。梁青表示,“这些表演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欢乐,更是一个展示新农村面貌的舞台,让市民能够一窥当代新农村的风采,感受到农村的发展与变化。”

  乌海市民刘先生专程从市里来王元地村参加麦收节。对比5年前的所见,他说,“王元地村可谓焕然一新,街道变得非常干净,当年王元地村可没这么漂亮。麦收节的氛围是在城市里无法体会到的感觉。”

  大公报实习记者 牛彤、谭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