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阮国恒指出,中小企如遇到不合理要求提早还款,可寻求金管局协助。\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本港经济温和复苏之际,中小企的经营环境却再度备受关注,部分商界人士更将矛头指向银行,认为银行有“收紧信贷”或“落雨收遮”之嫌。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阮国恒表示,当局一直要求银行在审慎风险管理的原则下尽力支持中小企,自今年3月公布支持中小企九项措施以来,金管局暂时未有接获有关不恰当要求提早还款(俗称call loan)的投诉个案,呼吁需要寻求协助的中小企与局方联络。金管局短期内亦会成立专责小组,跟进求助个案。\大公报记者 杨慕辉
据统计数字,截至2024年3月份,本港的中小企数目逾36万家,占本港整体企业数目约98%,合共雇用约45%的私人市场劳动力,是重要的经济支柱。阮国恒表示,一直要求银行尽力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的发展及升级转型。
最新一轮支持中小企的措施,是金管局联同“银行业中小企贷款协调机制”于今年3月份推出的九项措施,当中包括:银行承诺即使抵押物业价格下跌,按揭贷款的借款人若能继续如期还款,并不会要求他们提早还款(call loan)。
阮国恒表示,月初曾与地产代理联会代表会面,聆听他们对银行按揭贷款业务的意见。
未偿还按揭贷款微升
他说与会代表曾提及不少特殊情况,质问“为何银行会这样处理?”阮国恒指出,部分与会人士很快便跳入银行“收紧信贷”和“落雨收遮”的结论,不过,如果从今年上半年的按揭统计数字看,他坦言“看不到”。
根据金管局数字显示,银行在今年3月、4月和5月新批出的住宅按揭贷款额分别按月上升6.2%、52.4%和8.8%。随着成交量减少,6月则按月减少22.5%。整体而言,上半年未偿还按揭贷款金额仍录得轻微升幅。
中小企贷款业务方面,无论是根据金管局自己所做,或者委托生产力局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在最近三个月,同意中小企贷款总量没有改变的受访者占绝大多数(约92%至93%)。
对于有声音指部分银行近期降低了物业估价,阮国恒认为这是市场“迷思”之一,主要原因是现时没有任何本港银行会自己主动做估价,而是参考市场上两至三家估价行提供的资料,故银行降低物业估价也无从说起。
尽管如此,阮国恒同意或有部分个案需要金管局介入“帮手”,例如若有银行声称不是追收差价,同时却要求客户不停向银行提交或补充这样那样的资料,目的是“令客户觉得难受”,他同意属于不合理行为,如果收到投诉,金管局会跟进,不过前提是中小企必须先向金管局举报这些不合理做法,才有望将问题解决,否则只会停留在互相指责层面。
金管局助理总裁(银行监理)朱立翘补充,为进一步支持中小企,金管局将于短期内成立一个专责小组,冀有助加强业界与商界之间的沟通、向银行收集更多数据,以及方便中小企一旦遇有疑问或查询时可透过小组跟进。
不宜妖魔化call loan
阮国恒续指,银行在特定的情况下,call loan是合适的风险管理措施,认为不应该将call loan“妖魔化”,因为银行需要确保存款人的资金得到充分保障。
阮国恒补充说,个别个案如果出现偿付困难,而经过重组债务或银行协助一段时间后,情况仍没有改善,银行按照审慎风险管理原则采取行动,将有效保障存户利益和银行体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