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大开眼界/智能生产线 造房如造车

2024-09-10 05:01: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用于建造简约公屋的组件昨日运往香港的情况。下图:何永贤表示,元朗攸壆路简约公屋项目如火如荼,一刻都没有松懈。

  大公报记者昨日在中建科工惠州智能制造基地,直击简约公屋模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作业。在复杂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总装线上,可以通过一键换型,实现尺寸的三维无极柔性调节,可满足元朗项目83种结构箱的生产。

  “激光下料设备精准切割钢材;自动翻转设备可实现3吨重的钢框架180度快速平稳翻转;智能焊接机器人可确保一级焊缝的一次探伤合格率达到99.5%以上;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在一分钟内就能告诉我们箱子的精确尺寸,这些都大幅提高了制造装配精度和生产效率。”中建科工结构车间主任介绍,元朗攸壆路项目的模块就是在这样的智能生产线上制造出来的。

  中建科工依托智能制造产线,采用整体集成的方式,在工厂内完成模块结构、机电、幕墙、装饰装修等95%以上的生产制造工作,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大到开放式厨房、独立浴室及起居室等生活设施,小到香皂盒、置物架等日常用品均在工厂内组装完成,全部标配“精装修”,可实现“拎包入住”。

  验收流程更精细

  “我们还在箱体全生命周期生产环节建立了程序严格的‘四检’验收机制,结构阶段通过智能化、工业化生产,加强过程质量管控,确保模块制造、安装、对接精度达到±2mm;装修环节设置了30个验收项目及18个检验点,按流程逐级逐项验收,较于现场施工,工厂生产能够实现更精细化的验收流程,大幅提升模块建筑的品质。”中建科工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公报记者 石华惠州报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