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近年来,中国“银发族”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生活多样性,追求自我实现和更高精神满足。在云南昆明,退休老人们学打架子鼓、做公益。\中新社
【大公报讯】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报道:1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根据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中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决定将调整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从2030年起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6个月。
用15年时间 渐进式分类延至63岁、58岁、55岁
中国人社部部长王晓萍13日在京介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目前的78.6岁。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年,增加到目前的14年,参加工作起始年龄普遍后移。“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更好地释放人力资源红利。”2023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2.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21.1%;65岁以上人口超过2.17亿人,占比15.4%,老龄化趋势明显。同时,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持续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人以上,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还将进一步降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能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人社部副部长李忠表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渐进实施,对青年就业影响总体上是平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