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身残志坚/自荐参与公共事务 策划“十八区打卡点”

2024-09-19 05:02: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现时社区较以往增添不少无障碍设施,例如大部分巴士可接载轮椅。

  身为康复咨询委员会委员的阿通,同时亦是西贡区青年社区建设委员会委员,阿通说:“这两个委员会我都是透过‘青年委员自荐计划’取得。”有关自荐计划是《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和《青年发展蓝图》中重点青年发展措施之一,目的为吸纳18至35岁的青年人参与公共事务,加强与政府的互动互信,“我觉得有点幸运,参加时还是刚‘砸界’。”阿通说时还有点庆幸,可以加入这个让青年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渠道。

  鼓励同路人走出社会

  进入西贡区的青年社区建设委员会,阿通记得最大挑战是策划“十八区打卡点”,西贡区内除了市区内的“猫猫图”及将军澳的“星光行人径”;还有将军澳海滨长廊的“乖巧宝宝”摆设,采访当天,阿通特意带领记者来到带有香港文化特色设计的乖巧宝宝立像旁,打趣地说:“有人会说花费好贵,但设计师好帮手,设计好多款式,成本好低,真是超值。”

  通过相关自荐计划,除了要有无比的勇气,还要靠一定实力。经过多重甄选及面试,阿通取得康复咨询委员会委员的身份,靠的是多年来累积的社福网络,认识不少志同道合朋友,收集对伤残人士较贴地的资讯,在政策层面上有较大帮助,“勇于表达意见,希望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填补洞洞坑坑。”他坦言在残疾人士出行及就业支援仍有进步空间,希望能发挥专长,让政府的政策到位,推动肢体伤残人士融入社会,“希望在不同层面上,我可推动多一些身心障碍的人士走出社会,不要收藏自己,可以贡献社会,这也是我好想做的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