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企业人语/“独角兽”在港待壮大 用好优势“从0到1”

2024-10-28 05:01: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23年11月9日,人们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展览会上了解大疆无人机。\新华社

  独角兽企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推动力。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

  据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经理、香港立法会议员尚海龙分析,香港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在动态变化中,国际化程度高、“一国两制”下政治环境好、本地人才资源充足和市场广泛等因素,是香港独角兽企业发展的优良条件。然而,部分独角兽企业可能由于市场变化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等配套价值关系,未必能在香港长期扎根和逐步成长,值得反思。

  对于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支援企业发展,尚海龙表示,有关财政资源支持可降低创科企业的营运成本,并帮助其突破关键技术难关。“现在处于产业界需要产生突破性创新的时代,在此过程中,资金对于企业来说是血液、是粮食。”

  “香港有5所世界排名前百的大学,原始研发的资源基础较雄厚”尚海龙肯定了香港在争取企业落户方面的优势。尚海龙一针见血指出,“科技”是两个字,香港的原始研发要“从0到1”把“科”做强,对于“技”则需要“从1到多”,故此,宜选择一至两个高附加价值产业,争取将其做到世界前列。

  倡深港互设“飞地” 培育龙头企业

  在港深协同合作方面,尚海龙认为,香港和深圳之间属于竞合关系,“在某些尚未产生的新产业业态方向上,两地可以去竞争市场;在创科发展上,深圳可承接香港的部分产业。”尚海龙倡议深港借鉴浙江省衢州杭州的模式,相互设置“飞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大公报记者陈炜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