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营商环境“软实力”也成为吸引创科企业的“强磁力”。2024年6月,深圳连发《深圳市2024年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深圳市2024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深圳市2024年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3份重磅文件,围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完善协调监管机制、增强深圳对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出105项主要任务。这已是深圳营商环境改革的6.0版本。
早在2013年3月,深圳就率先在全国启动商事制度改革,正式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2014年,深圳提出“牢牢把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要求,为营商环境改革指明方向。2018年起,深圳成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从“搭框架”“夯基础”“补短板”“促提升”到“抓试点”一路升级。
不断完善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企业用脚投票。截至2024年2月,全市商事主体总量达425.75万户,商事主体规模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拥有本土世界500强企业11家,约30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落户。\大公报记者李望贤、毛丽娟、胡永爱、郭若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