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融通创新/深圳立法保经费 科企甘坐“冷板櫈”

2024-10-29 05:02:0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面向未来的创新型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中,基础研究至关重要。“基础研究是一项长期投资,我将和团队争取在从事的几个前沿方向上继续攻关,为国家科研事业作贡献。”今年6月,站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如是说。

  作为经济大省、产业大省,广东不断做强基础研究的“家底”。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落地实施,2023年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支持基础研究投入30.5亿元,占总支出近40%。在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等领域组建第一批5家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探索基础学科“稳定支持+长周期考核”。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表示:“搞基础研究,常常会遇到‘板櫈能坐十年冷’的情况,我们希望出台更多支持措施,能让搞基础研究的人安心坐10年‘冷板櫈’,而不用担心科研经费。”

  鼓励科技人员进行自由探索

  为进一步突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筑牢原始创新根基底座,在今年10月1日刚刚发布实施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中,还专设“基础研究”一章,将“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的基础研究投入政策上升为法规;强调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科技评价、激励保障等制度体系,建立多渠道选题和快速立项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围绕非共识、新兴和交叉学科等方向进行自由探索,探索建立专家实名推荐的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广东正不断瞄准先进前沿技术,聚焦前沿科学,持续攻克阻碍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以“硬措施”强化基础研究“硬投入”,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硬实力”。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原创重大成果会打上“广东造”的烙印。\大公报记者黄宝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