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进博会首日 五大沪企与港签约

2024-11-06 05:01: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在上海参观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香港企业参展商交流。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昨日在上海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行政长官李家超率团出席,在开幕式后陪同李强总理巡视中国馆香港展区。本届进博会有来自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展,其中本港参展企业有331家,创下新高。

  由香港特区政府及贸发局主办的“2024投资香港推介大会─上海专场”于昨日下午举行,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周霁、行政长官李家超、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龚正、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龙腾、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尹宗华,以及香港贸发局主席林建岳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会上,上海五家企业分别与投资推广署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生物医药、科技、交通等多领域继续推动沪港合作。李家超表示,目前在港上市的上海企业近200家,市值逾两万亿港元,充分显示香港可以成为服务上海和内地企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他欢迎更多企业利用香港走向世界,共谋发展。\大公报记者张帆、李清

  李家超昨日早上与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等一同出席进博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随后,李家超陪同国务院总理李强巡视中国馆香港展区。下午到贸发局在企业商业展设立的展区参观和支持香港企业。投资推广署及旅发局亦在其间设展位重点宣传香港优势,介绍最新旅游特色。其后,李家超和陈茂波出席了“2024投资香港推介大会──上海专场”,并分别在会上致辞。

  欢迎企业善用港优势谋发展

  李家超在致辞中回顾了沪港交流的悠久历史和取得的重要成就。他表示,沪港两地多年来的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根深叶茂。目前,在港上市的上海企业就有接近200家,市值超过两万亿港元,充分显示香港可以成为服务上海和内地企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欢迎更多上海和内地的企业,利用香港走向世界,共谋发展。

  李家超认为,展望未来,沪港还可以互补优势,併船出海。他特别提到,人才是第一资源。两年前他的首份施政报告就推出多项抢人才计划,现在已收到超过38万宗申请,当中批出接近24万宗,共有约16万名人才已经抵达香港。其中“高才通”计划所吸纳的人才将贡献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1.2%。他有信心,沪港两地可以继续加强在全球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人才就业等领域的合作,推进两地人才高地建设。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李家超也介绍了上个月发布的新一份施政报告,特别提到将进一步深化巩固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并且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他强调,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东移,香港将善用“一国两制”给予香港的优势,集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于一身的机遇,与上海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

  当天的大会上,在中央和两地领导见证下,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和五家内地企业代表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沪港两地重点合作项目。分别为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哈囉普惠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升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李家超昨日在社交平台上连发多条帖文表示,这是继九月在北京成功举办投资香港推介大会后,在上海举行的另一场高规格投资香港推介大会。“我们向约400位企业代表介绍香港具国际水平的专业服务和简单低税制等各领域的优势和机遇,鼓励企业投资和落户香港,开拓商机。”他说,很高兴在现场见证了多个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又听到多间内地企业落户香港的成功经验,强调特区政府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多企业落户香港,推动沪港合作。

  上海哈罗普惠科技预计月底落户香港,该公司高级副总裁褚轶群表示,希望不只是把共享单车、“顺风车”业务带到香港,“其实我们更希望立足于香港,能够吸收香港全球化人才的优势,帮助我们更好的走向全球。”

  上海医药集团亦正考虑在香港建立中成药研发及生产线。集团董事长杨秋华表示,香港的政策对民营化资金筹集等提供各种便利,吸引他们在香港做药物研发。“我们很多新的靶点、新的药物,香港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研发机构,所以香港的临床资源对我们研发很重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