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突发意外/二代仓促接手钢企 营运11年破产

2024-11-28 05:01: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海鑫集团曾是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

  对于富豪家族而言,财富的平稳交棒至关重要,仓促进行的财富传承难免遇到各种问题。以曾是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的海鑫集团为例,创始人李海仓于2003年在自己的办公室遭到同乡好友刺杀,时年48岁的他正值春秋鼎盛之年,因此并未留下家族企业的继承方案,22岁的儿子李兆会被迫放弃在澳洲的学业,回国接班。

  缺乏管理经验 掀家族内斗

  由于缺乏合适的股权继承安排,李海仓持有的90%股份被平分给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等5人,而不是管理经验更丰富的其他家族成员,内斗的种子也就此埋下。

  李兆会在接手企业之初,积极向家族前辈学习,并适逢钢铁价格上涨,企业经营一片大好,但在几年后便赶走了“五叔”李天虎,自己忙于资本市场操作,将公司的控制权交给了妹妹李兆霞,但后者当时已在上海结婚生子,恐难以在公司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内部斗争只是海鑫集团垮塌的原因之一,当时公司所处的钢铁行业正在面临大面积亏损,2008年金融海啸的爆发更导致公司停产半年,最终在资产负债表不断恶化之下,海鑫集团在2014年便宣告破产。从匆匆接班再到家族产业崩溃,只是短短11年时间。

  另一个案例是从事家具制造的大亚圣象集团。2015年5月28日,公司董事长陈兴康意外摔倒,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时年70岁,由于陈兴康生前并未留下遗嘱,他的两个儿子陈建军和陈晓龙围绕公司控制权展了开激烈争夺。

  公司高层的动荡从2018年开始,先是控股股东陈建军被陈晓龙赶出董事会,随后陈建军向后者提起诉讼,在2019年年底的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中,陈建军成功回归董事会。直到陈晓龙在2020年5月因病去世,这场控制权的争夺战才落下帷幕,其间公司股价大跌四成,已对家族产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