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黄炜卓表示,AI技术将在更多行业中实现创新和突破。\大公报记者麦润田摄
AI看似近年才成为社会热话,但其实AI早已不知不觉中渗透于生活当中。投资推广署创新及科技总裁黄炜卓向大公报表示,其实AI技术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并已在不同范畴广泛应用。九十年代至二千年间,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AI开始协助分析数据,并为客户提供推荐。而在过去十年中,AI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尤其在手机上的虚拟助手和2022年生成式AI(GenAI)的出现。
黄炜卓表示,香港现时于不同领域中均有使用AI,如零售业的电子商务推荐、财经业的交易监测和预测、医疗健康中的AI药物研发和影像分析等,都展示了AI的强大功能。他指,AI于财经方面使用更多,如会用AI去找出哪些是虚假交易;又或是基于一些已知的讯息,如新闻或市场数据,让AI协助做交易。他续称,香港于AI在商业和金融领域的应用尤为普及,例如银行客户的信用评分和智能投资平台的投资建议。对于市民来说,AI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日常生活,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普及,包括边缘运算的应用和多模态数据处理。
未来挑战:降能耗 加速运算
黄炜卓认为,香港在发展AI方面有几个关键优势,包括运算能力、数据和人才。他指,政府设立了AI超算中心和开放数据平台,并透过人才引进计划和资助计划来支持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未来的挑战包括提升运算速度和降低能耗,以及推动跨境数据的合作与共享等。但总体来说,他表示,香港在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未来的发展将在更多的行业中实现创新和突破。
要推动GenAI于本港金融业应用,数码港主席陈细明表示,网络保安、风险控制及如何正确使用是重要一环。他指,数码港与金管局推出GenAI沙盒,为AI技术供应商及银行提供合作平台,探索于风险管理、检测防欺诈,以及与客户互动的应用,提供一个可控的环境让银行测试。
“GenAI其实等于一个人,人会有判断,亦可能出现偏差。但希望可以在一个可控的环境下,就算它出现偏差,及时纠正。”陈细明称。而GenAI沙盒可在测试过程中识别潜在风险,同时让方案获得金融监管和合规的早期反馈,以制定实用指南和监管框架。
陈细明透露,GenAI能发展迅速,为多个领域带来突破,数码港2000家社群企业中,许多已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其方案,不少涵盖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