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一股达强风程度的东北季候风正在影响华南沿岸,早晚为本港带来相当清凉的天气,昨早录得最低气温13.8度,是今年入冬以来最低。市民应注意保暖,准备好合适御寒衣物。独居的长者或慢性病患者密切留意天气转变,尤其当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或香港天文台发出寒冷天气警告时,更应提高警惕,以防因严寒而引致体温过低。
由于长者调节体温的机能日渐衰退及皮下脂肪减少,所以每当天气转寒,便较容易因体温下降而感到不适;若体温有较大幅度下降时,便有导致低温症的危险。此外,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病如哮喘的长者,亦会较易因天气转冷而病情恶化。
什么是低温症
低温症是指人体的核心温度,降至摄氏35度或以下。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或者酗酒的人士,均较容易患上低温症。
较轻微的低温症患者,会出现皮肤和手脚冰冻、面色苍白、神志迷乱、说话含糊不清、脚步不稳及不自觉地震颤等病征;不过,部分长者可能因身体震颤能力减弱,而没有震颤的反应。若体温继续下降,患者会停止震颤,肌肉逐渐僵硬、心跳减慢和神志不清。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血压降低、心律不齐及昏迷的征状,并有心脏停顿甚至死亡的危险。
虽然低温症在香港并不普遍,但长者仍须要采取有效的御寒措施,保持体温的正常和稳定,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