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港四款电子钱包 接入微信支付

2024-12-23 05:01: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随着香港和内地跨境金融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跨境支付方式日趋丰富,推动大湾区各地居民生活融合。下图:内地的支付方式非常多元化,例如掌纹支付。

  微信支付近日与中国银联、银联国际合作,让内地微信支付收款码即日起连接境外钱包,首批境外银联合作钱包中,包括香港的中银BoC Pay、八达通、汇丰PayMe及香港电讯Tap & Go,意味港人凭借上述四款电子钱包,即可自动按银联的汇率将港币转换成人民币,轻松消费。

  事实上,随着香港和内地跨境金融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跨境支付方式日趋丰富,推动大湾区各地居民生活融合。有银行加快覆盖内地商户和交通网络,优化信用卡提升客户跨境消费体验;银联也推出人民币跨境支付租金新方案,便利内地银联卡持有人缴付香港租金。

  分析认为,随着本港与内地加速融合,市民对跨境银行服务的需求更为殷切,将有更多创新的产品和支付方式面世。\大公报记者 姜江

  港人北上消费热潮持续炽热,加上内地居民来港过圣诞、跨年,消费气氛热烈,为支付行业带来庞大机遇。银行及支付机构如百舸争流,加速覆盖两地商户及交通网络,不仅是港人北上消费越来越方便,内地旅客来港购物也十分便利。

  银行新服务抢商机

  “北上消费确实带动港人习惯使用电子钱包。”AlipayHK行政总裁李咏诗表示,过去3至4个月,用户在本港叫车订单甚至超过跨境。她续说,今年至今AlipayHK的交通交易笔数按年升70%,涉及金额更升1.8倍。据她介绍,AlipayHK过去一年有100万本地用户使用“易乘码”搭乘本地交通工具,使用AlipayHK跨境交通服务超过1000万人次。

  不少金融机构看好港人北上消费的趋势,推出新服务抢占商机。其中, 渣打香港与AlipayHK将旗下合作推出的渣打信用卡“Q Credit Card”,重新命名为“渣打A. Point Card”,主打迎合港人消费新常态,兼备本地及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消费便利。

  渣打香港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主管文伟成表示,随着本港与内地加速融合,客户对跨境银行服务的需求更为殷切。今年首三季,渣打Visa卡客户于内地的消费按年增加超过50%。

  中银信用卡(国际)副总经理陈碧莲表示,受香港市民北上消费热潮带动,在内地使用二维码支付的需求不断增加,截至10月底,客户透过中银香港BoC Pay在大湾区的消费交易金额按年增逾2倍。太古地产也与Mastercard合作,内地及香港地区持卡人在太古地产旗下商场消费,可享回赠优惠等。太古地产零售业务董事韩置表示,希望此次合作促进跨境消费。

  内地可掌纹及刷脸支付

  尽管现时北上消费日趋方便,但也有部分网民反映,如果内地商户使用的是“个人收款码”,而非“经营收款码”,港版电子支付工具可能无法使用。港人吕先生指出,内地微信支付提供“零钱通”功能,可让余额产生收益,而WeChat Pay HK目前尚无类似功能,希望未来本地支付工具能进一步优化功能,带来更多增值服务。

  此外,要吸引内地旅客在港消费,提供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同样重要。在旺角商场“星际城市”,记者观察到一家支持多种跨境支付方式的商铺门前大排长龙,且排队的消费者多为内地游客,当中一名女士向记者表示,根据小红书推荐,这间商铺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银联闪付等支付方式,方便内地居民不用换港币就能买到心仪商品。

  在深圳读书的港生张同学表示,如今出门只带手机是日常事,除了电子支付外,内地的支付方式还非常多元化,例如掌纹支付和刷脸支付,前者只需伸手在掌纹识别设备上“嘀”一下,即可完成支付。

  市场相信,继本地部分电子钱包接入微信支付系统后,未来跨境支付方式会越来越多元和方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