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黄海洲昨日出席论坛表示,对今年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认为开放才是最大红利,并相信政策方面会有惊喜。\大公报摄
【大公报讯】近日内地多省份公布2025年本地生产总值(GDP)目标增速,多集中于5%至6%区间。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海洲昨日出席论坛表示,对今年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认为开放才是最大红利,并称相信政策方面会有惊喜。瑞银董事总经理、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则预计,3月两会推出的政策或较市场预期的更为温和,预料年内会增加2至4万亿元的中央财政刺激措施。
黄海洲指出,此前特别国债的发行是否形成有效需求有待观察,落地力度亦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而近期北京举行政策吹风会,从政策取向方面,相信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在2025年都会更加积极。黄海洲强调,对外开放及对内改革需同步进行。
国际角度,黄海洲表示,疫情期间,美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张,市场规模占全球的比例亦显著提升,而这一增长与美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密切相关。特朗普上台后,将着力“去监管”,应会进一步推高通胀,对其他面临较低增长的经济体施加压力。此外,他认为,美元走强对其他货币所产生的影响亦值得关注。
内房去库存或明年完成
胡一帆认为,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仍然在于房地产,而解决则需要财政发力。根据瑞银库存模型早前数据,去库存或将在2026年中旬完成。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则表示,外部环境不确定,中国需要先“理好国内事情”,包括房地产及消费失衡的问题,应“现有政策工具能用就先用”,才能在面临外部风险情况下,将自身经济有更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