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长者2元乘车优惠计划的实际公帑支出,至去年增至近40亿港元,有议员建议巴士公司设分段收费,解决长车短搭问题。
政府本月26日将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预料今年度财政赤字接近1000亿元,社会正热烈讨论长者2元乘车优惠计划的调整。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表示,社会上有共识,如果2元乘车优惠“咩都唔改”,长远上财政不可行。他承诺,年满65岁长者可享2元乘车优惠“绝对不会取消”,惟自从优惠门槛由原本65岁下降为60岁后,导致公帑开支大增,政府正研究不同意见,检视“究竟点改”,包括考虑让公共交通营办商自行向长者提供优惠。
多个政党向《大公报》表示,优惠计划是一项德政,受全体市民欢迎,政策调整前应谨慎考虑。有政党呼吁限制优惠使用次数,或根据通胀调整优惠金额,要求巴士公司实施分段收费等,以减轻公帑负担。\大公报记者 义昊(文) 何嘉骏(图)
2元乘车优惠初期目标对象为65岁以上长者,政府数据显示,2019/20至2021/22年度,每年补贴金额约10亿至13亿元,占政府经营开支比例维持于0.1%至0.2%。不过,自2022年3月起,2元乘车扩至惠及年满60岁人士,2022/23年度政府发还的资助额急增2.2倍,突破30亿元,2023/24年度更逼近40亿元,占政府开支增至0.7%(见表)。
倡限使用次数 提高年龄门槛
政府在去年财政预算案估计今年度政府财赤481亿元,早前调整至少于1000亿元。陈茂波昨日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维持早前少于1000亿元的预测,并主动提到近日社会热议的2元乘车优惠计划,指出疫情后由于一些逆周期措施,令政府出现赤字,现行一些福利计划,例如2元乘车优惠或其他计划,其可持续性“大家都拎出嚟倾”。
他指出,2元计划“政策意图非常好”,对长者是很好的措施,鼓励他们多出来跑动,但受惠年龄由65岁降到60岁,享有优惠人数大增,政府开支也大增,社会关注长久下去能否持续,政府正就此研究不同数据。
行政会议成员林正财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2元乘车优惠值得保留,但可考虑限制使用次数,加上有交通津贴计划,可重新思考两者定位,探讨优化60至64岁人士的乘车优惠。
行政会议成员、自由党党魁张宇人表示,优惠年龄应回复为65岁或以上,纾缓财赤压力。他相信60至64岁人士很多仍在工作,与政策鼓励65岁或以上长者“周末多郁动”初衷有出入。去年60岁以上人数占总人口约30%,预计2028年、2046年增至占33%及40%,若2元优惠维持现安排,政府负担将会是天文数字。
可按通胀调整 巴士分段收费
经民联副主席梁美芬向大公报记者表示,2元优惠实施十多年,应按通胀等因素调整,每年检讨优惠金额。她指出,滥用问题惹关注,相较于取消优惠,她认为应严打滥用,或限制每日使用次数、时段,以及可搭乘路线范围等。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邓家彪表示,2元优惠计划是德政,受全体市民欢迎,鼓励长者出行增加社交,释放长者劳动力,而且是中产长者可享为数不多的免审查福利。他希望不要削减长者福利,而是更精准控制支出,例如针对“长车短搭”,要求巴士公司实施分段收费,在巴士落车处加装拍卡机、下车时拍卡才可享优惠。
立法会议员梁文广表示,政府应搜集数据进行分析,再研究应否调整优惠幅度;政策原意是鼓励长者出行,长者频繁搭车就是多多出行,希望政府充分研究后提出适当政策,把对市民影响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