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去年10月,在广州举行的第136届广交会上,国产机器人成为境外采购商重点引进商品。
面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在粤港企等转型升级提供资金和场景的支持。最新公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含八大行动,广东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推动不少于100项新技术新产品首试首用。
广东省发改委介绍,今年将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产业项目数量占半。作为八大行动之一的数智技术赋能行动,将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并持续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年将推动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广州报道
开展“人工智能+” 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
5日下午,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举行,《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实施科技创新强基、产业集群培优、数智技术赋能、区域协调协同、产业开放合作、优质企业引育、质量品牌提升、资源要素保障八大行动。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介绍,在科技创新强基行动方面,将继续实施广东强芯等重点工程,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启动研发攻关项目,首批推动建设不少于30家省级中试平台,打造实时在线的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推动不少于100项新技术新产品首试首用。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表示,广东将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在实施产业集群培优行动方面,2025年,广东传统产业将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将全力打造集成电路“第三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扩量提质等;未来产业方面,将大力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等。
在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方面,2025年将围绕做强做优自主基础软件生态,加快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研发应用;继续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持续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年将推动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今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产业项目数量占50%,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石化钢铁等5大类产业项目380个、年度投资额1658亿元。
港纺织企变阵:智造技术产业化
对港资企业而言,广东首度设立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以进一步降低技术创新市场试错成本,为它们进入大湾区内地市场提供新场景。在粤港资企业、广东溢达集团有关负责人张宏晶对“应用场景”之利深有体会。作为纺织面料生产企业,公司大量投资技术创新,在缝纫制造领域拥有大量专利研发。早在第一轮中美贸易摩擦时,工厂订单受影响,迅速调整策略,扩展应用场景,将智造技术产业化,成立专门从事自动化缝纫设备制造的公司。张宏晶说:“过去技术只在内部使用,与供应商合作开发后,会有2至3年的市场封闭期,不对外销售。转变思维后,在缝纫设备领域的销售额已达数千万元。”
学者:湾区共享人才资源利好创科
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会长、广州华商学院特聘教授谌新民认为,粤港澳现代化产业合作中,人才作用关键,建议共建人才高地,加速科技创新,提升区域竞争力。“通过人才协同与政策的支持,大湾区能孵化出更多像‘大疆’这样的优秀企业,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