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新闻综述/夏宝龙调研河套前海 引发香港各界热烈反响 善用“两制”之利推进湾区一体化发展

2025-02-13 05:02: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右图:粤港澳三地积极推动协同发展,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图为香港河套区。左图: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日前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调研。\国务院港澳办图片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为港澳未来发展指路引航。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蛇年新春假期结束后,第一时间南下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先后听取港澳特区官员介绍政府经济工作的部署。调研考察传递出一系列重要信息,连日来在香港引发热烈反响。

  香港各界人士表示,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夏宝龙主任的调研反映中央高度重视及十分关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香港应当勇于改革,创新破局,对接好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大家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深入推进,加快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香港急需在制度﹑规划和执行上“拆墙松绑”,以新思维新模式推动改革。要进一步总结大湾区内地城市与港澳之间的制度互补性,用好“两制之利”,推动更多领域的创新,在互联互通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公报记者 吴俊宏 李慧妍

  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可以通过深化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粤港澳三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城市分工协作不断优化,‘我的优势’会变成‘你的资源’,将‘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全国青联委员、新界社团联会理事长谭镇国指出,要充分发挥香港独特的制度优势,释放“两制”活力,“在具体工作中,哪边的做法好,就用哪边的做法。”推动香港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创新发展。立法会议员谭岳衡则说,在加快资本培育创科产业新业态方面,应推进金融聚焦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创新,助力形成有竞争力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包括政府引导基金、银企合作、各类担保计划,吸引国际创投资金。

  “哪边的做法好,就用哪边的做法”

  “香港整体发展需要“拆墙松绑”以新思维新模式发展。”立法会议员严刚认为,香港要发展好国际创科中心,就必须“识变、应变、求变”,以改革促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香港需探索“一国两制”下的政策试验。如河套合作区简化科研物资跨境审批、建立“绿色通道”等措施,正是对“制度创新”要求的具体实践,促进深港协同,为大湾区其他领域的规则衔接积累经验。

  “期望香港及其他大湾区城市大胆地展开深度合作,集合跨部门力量突破合作新模式的瓶颈,打开新局面,推进大湾区一体化建设。”内地港人团体选委、香港内地经贸协会会长黄炳逢表示,河套港深创科园与北都地区应为内地科创人才、企业营造更宽松和具吸引力的落地条件,包括在资金流动方面做到更优惠与便利,让内地科创企业和人才充分利用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优势,同步内地市场发展与应用场景,进而走向世界。

  “进一步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释放‘一国两制’的最大红利。”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工联会会长吴秋北指出,应该深化粤港澳互惠合作、联动发展。例如在发展创科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方面,香港可以充分利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完整产业链和庞大市场,建立联合实验室、科研孵化基地等,促进交流与合作,让香港的创科人才获得更大的舞台施展才华。

  身为打鼓岭乡事委员会主席的立法会议员陈月明表示,北都的产业规划尚需优化,更应积极思考如何在此区域率先实现大湾区一体化。她建议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挖掘北都在旅游方面的潜力,并呼吁政府“拆墙松绑”,简化牌照申请程序,协助当地村民抓住发展机遇,申请在口岸地区开设餐厅及民宿等。

  “规划大工程大项目,促发展”

  放眼全球创科版图,5.6万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格外令人瞩目,规划大工程大项目,促进深港河套发展、粤澳横琴“两点”珠联璧合。香港岛妇女联会主席、中西区区议员金玲指出,横琴合作区强调粤澳共管共建,河套合作区聚焦科技创新,前海合作区专注现代服务业,这些合作模式充分体现了大湾区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制度互补性。进一步总结这些合作区的经验,推动更多领域的制度创新,特别是在跨境协作、金融开放等方面探索新模式。

  加快发展步伐,特区政府从多方面提速提效。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表示,本届特区政府在创科方面一直推行前瞻政策,即将推出总额100亿元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指定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

  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昨日在规划署成立35周年开幕礼致辞时表示,将以“提速、提量、提质、提效”向前推进,因为香港要有充足的土地才有条件求变创新,推动经济及产业发展。现时造地不再局限于发展房屋,亦会为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以至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作出筹划。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出席了日前在前海举行的座谈会,并在夏主任考察盐田时介绍了香港港口发展情况。她表示有三方面的深刻领会,包括香港要思考怎样发挥好“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整体,大湾区内各城市除了各自拚搏谋发展,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更要从整体及宏观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加强融合;此外,香港的发展,一定要识变、应变、求变,加快改革,特别是面对挑战及限制时,要破旧立新,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打通关节位。

  “打经济仗,要靠企业家”

  推动大湾区区域发展,需要工商界协同发展。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深信,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必能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把握大湾区“三地”优势,带领工商界善用大湾区各大合作平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开拓新发展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勇于改革,敢于破局,不断创新。

  香港中华总商会对加速推进北都的建设提出建议,包括与深圳协商合作,推动港方罗湖口岸的优化改造;做好文锦渡和香园围口岸的港深地铁接驳工作;运用大湾区投资基金,探索北部都会区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投资合作机会,打经济仗,要靠企业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