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加快步伐/议而不决难成事 提速提效须实干

2025-02-19 05:01: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有议员认为河套地区开发进展缓慢,当局需要全面提升协调能力和效率。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时强调,特区政府在思想方面要进一步改革、破局,要牢记时不我待的紧迫性。香港政商界人士深表认同并列举多个事例和建议,指出当前世界形势多变急变,时不我待,香港必须识变应变求变。例如包括设立第三间医学院、北都发展等关乎香港民生、未来的重要发展事项,都要提速提效发展。政府的工作思路不能按部就班,议而不决,必须加强全局思维和主动性,勇于改革、不断创新,为香港未来注入新动力。

  新医学院迟迟未拍板

  去年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提出支持本地大学筹建第三所医学院,并在北都元朗牛潭尾预留土地发展。对于特区政府将第三间医学院的建设提上日程,社会普遍支持,更有声音呼吁要加快拍板。

  “要透过灵活应对和资源调配,令第三间医学院大幅缩短落成时间,为香港培养更多医疗人才。”立法会议员林顺潮指出,根据发展局文件,北都大学城及教学医院用地预计于2029年才陆续完成平整,之后仍需时间建造,意味相关项目在10年内难以见实质成果。他认为,新医学院为港人热切期待,希望能够提速建设。他建议政府采取灵活措施,参考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成立模式,初期先设立基础医学院,因医学教育在头两三年主要以基础学科为主,同步筹备临时教学医院作过渡安排。

  立法会议员梁熙亦表示,香港兴建第三间医学院已经是多年来社会共识,上年终获特首纳入施政报告,但迄今仍未知何时拍板。由构成到落实以至市民受惠,相信需要一段很漫长的时间,必须加快相关的筹备及落实工作。

  河套北都开发须加快

  “特区政府在建设和改革方面急需加快步伐。”立法会议员尚海龙认为,政府必须在制度上大胆改革,解决融资、建设及劳工短缺等问题,并运用创新思维,聚焦结果,推行更高效的授权机制。他强调,公务员团队需展现更大主动性和责任感,敢于承担,并建议制定严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缩短审批和建设流程。

  尚海龙特别提到,河套地区的开发从提出规划至今进展缓慢,虽然有疫情导致部分土地被征用等客观原因,但在土地审批、招商引资和同步建设上,政府仍过于按部就班,缺乏全局思维和主动性。他批评现时的推进模式无法做到“五指弹琴”,需要全面提升协调能力和效率。   立法会议员刘国勳表示,北部都会区的规划与建设速度相较以往香港的新区发展已有所提升,但在部分基建工程,特别是北环綫的推进上,仍存在不足之处。根据现有规划,北环綫的建设预计需时约十年,而相关支线的开展甚至尚未有明确的时间表。刘国勳强调,这些瓶颈问题亟需透过制度、程序及技术创新来解决。

  刘国勳建议,应进一步提升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的职能,从规划到执行全面承担责任,主动推进区域发展。他指出,统筹部门必须加强协调力,缩短项目的筹备和施工时间,确保北都能早日成为香港经济的新增长点。 大公报记者 李慧妍

点击排行